濟之怪餘久歸賦雜言解嘲二首

梁鴻無好興,歸及採桑時。 愧汝張京兆,朝朝畫翠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濟之:指王叔承,字濟之,明代文人。
  • 梁鴻:東漢時期的隱士,以不仕而聞名。
  • 採桑時:指春天,桑葉茂盛,適合養蠶的季節。
  • 張京兆:指張敞,西漢時期的名臣,以畫眉聞名。
  • 畫翠眉:古代女子化妝時畫眉毛,翠眉指用翠綠色的顏料畫眉。

翻譯

王叔承自嘲地說,我像梁鴻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興致,回來的時候正好是春天採桑的季節。我感到慚愧,因爲我不能像張敞那樣,每天早晨爲女子畫上翠綠的眉毛。

賞析

這首詩是王叔承的自嘲之作,通過將自己比作梁鴻,表達了自己對世俗的不感興趣,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歸及採桑時」一句,既描繪了春天的景象,也暗示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張敞的畫眉技藝,表達了自己在藝術上的自謙,同時也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淡泊的人生觀。

王叔承

明蘇州府吳江人,初名光胤,以字行,更字承父,晚又更字子幻,複名靈嶽,自號崑崙山人。少孤。不學八股文應舉。家貧,爲贅婿,被婦翁逐出,攜婦歸家,貧益甚。入都,作客於大學士李春芳家。春芳有所撰述,覓之,往往臥酒樓,欠伸不肯應。與王錫爵爲布衣交。三王並封議起,叔英遺書數千言,謂當引大義,以去就力爭。曾縱遊吳越閩楚及塞上各地。其詩極爲王世貞兄弟所稱。卒於萬曆中,年六十五。有《吳越遊編》、《楚遊編》、《嶽遊編》等。 ► 1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