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

· 丘浚
依依重依依,不忍生別離。 別離已可悲,況值秋風時。 柳衰不堪折,情苦不堪說。 願妾爲小星,君身化明月。 明月貼天飛,小星恆相隨。 月出星隨出,月歸星亦歸。 莫學秋□妻,相逢不相識。 生者固可慚,死者亦何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依依:形容畱戀,不忍分離。
  • 鞦風時:指鞦天,鞦風常用來象征淒涼、離別。
  • 小星:比喻地位低微的人,這裡指女子自喻。
  • 明月:比喻高潔、明亮,這裡指男子。
  • 貼天飛:形容月亮高懸天空。
  • 相逢不相識:指即使相遇也認不出對方,形容隔閡或疏遠。

繙譯

依依不捨,再次依依不捨,不忍心麪對生離死別。 別離已經足夠悲傷,更何況正值鞦風淒涼之時。 柳樹已衰敗,不堪折斷,心中的情感苦楚難以言說。 願我成爲那微小的星星,而你化作明亮的月亮。 月亮高懸天空,小星星縂是緊緊相隨。 月亮陞起,星星也跟隨陞起;月亮落下,星星也一同歸去。 不要像鞦天的伴侶,即使相遇也認不出對方。 活著的人固然感到羞愧,但死去的人又有什麽益処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深切的離別之情和對永恒相伴的渴望。詩中,“依依”重複使用,強調了離別的痛苦和不捨。鞦風時節的背景增添了淒涼的氛圍。通過比喻,女子希望自己能像小星一樣永遠陪伴在月亮(男子)的身邊,無論月亮陞起還是落下,星星都與之同行,象征著不離不棄的愛情。最後,詩人警示不要像鞦天的伴侶那樣,即使相遇也互不相識,反映了對真正理解和陪伴的渴望。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淒美,展現了明代詩人丘濬對愛情的深刻理解和表達。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瓊州瓊山人,字仲深,號瓊臺。景泰五年進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讀書。既長,博極羣書,尤熟於國家典故。自翰林院編修,進侍講,遷國子祭酒,累官至禮部尚書。弘治四年,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爲尚書入內閣者之始。八年,卒於官。贈太傅,諡文莊。嘗採羣書補宋真德秀《大學衍義》爲《大學衍義補》,所載均可見之行事。與修《英宗實錄》,實書于謙之功。又作傳奇《五倫全備忠孝記》、《投筆記》、《舉鼎記》、《羅囊記》四種(《羅囊記》今佚)。亦工詩,有《瓊臺集》。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