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洪流天塹折,防渡勝防城。 樓櫓寒濤斷,旗帆落日橫。 此中大澤險,到處野狐鳴。 莫但愁河北,三湘亦弄兵。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洪流天塹:指巨大的河流,比喻難以逾越的障礙。
  • 樓櫓:古代城牆上的瞭望臺。
  • 寒濤:寒冷的波濤。
  • 旗帆:旗幟和船帆。
  • 大澤:廣闊的湖泊或沼澤地。
  • 野狐鳴:比喻不祥之兆或邪惡的存在。
  • 三湘:指湖南地區,因湘江及其支流而得名。
  • 弄兵:指發動戰爭或軍事行動。

翻譯

巨大的河流像天塹一樣阻隔,防止渡河比防止攻城更爲重要。 城牆上的瞭望臺在寒冷的波濤中顯得孤立,旗幟和船帆在落日中橫亙。 這片大澤之地充滿了險阻,到處都是不祥的預兆。 不要只擔心河北的戰事,湖南地區也正在發動兵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朝時期戰亂頻發的景象,通過「洪流天塹」、「樓櫓寒濤」等意象,生動地表達了戰爭的艱難與危險。詩中「野狐鳴」象徵着不祥與災難,而「三湘亦弄兵」則揭示了戰火蔓延的廣泛性。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時局的深刻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