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 王稱
彭薛志已卓,貢公榮未遺。 二邴近止足,兩疏明見幾。 朗識洞在初,何勞張械機。 功成有代謝,四序恆推移。 狂瀾方橫流,六合飄驚颸。 天損不我加,至樂同希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彭薛:指彭宣和薛廣德,兩人都是西漢時期的著名學者,以志向高遠著稱。
  • 貢公:指貢禹,西漢時期的政治家,以忠誠和榮譽感著稱。
  • 二邴:指邴原和邴丹,兩人都是東漢時期的隱士,以知足常樂著稱。
  • 兩疏:指疏廣和疏受,兩人都是西漢時期的政治家,以明智著稱。
  • 見幾:洞察先機,預見未來。
  • 張械機:比喻不必要的緊張和準備。
  • 四序:四季。
  • 推移:變化,轉移。
  • 狂瀾:洶涌的波濤,比喻動盪的局勢。
  • 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整個宇宙或國家。
  • 驚颸:急風,比喻動盪不安的局勢。
  • 天損:自然界的損失或不利。
  • 希夷:道家所說的虛無恬淡的境界。

翻譯

彭宣和薛廣德的志向已經非常卓越,貢禹的榮譽也沒有被遺忘。邴原和邴丹接近知足常樂的境界,疏廣和疏受明智地預見了未來。明晰的認識從一開始就洞察一切,何須過度的準備和緊張。成功之後總有新的更替,四季也在不斷變化。洶涌的波濤正在橫流,整個世界都在動盪不安。自然界的不利不會加諸於我,我享受着至高無上的快樂,與虛無恬淡的境界相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歷史人物的讚美,表達了作者對志向、榮譽、知足和明智的崇尚。詩中,「彭薛」、「貢公」、「二邴」、「兩疏」等歷史人物,分別代表了不同的美德和境界。作者通過對他們的描繪,傳達了自己對於人生價值和處世哲學的深刻思考。同時,詩中也流露出一種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懷,體現了道家思想的影響。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於理想人生的嚮往和追求。

王稱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子監。旋陳情養母。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與修《永樂大典),充副總裁。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還守故官。與解縉交好,後坐縉黨,下獄死。爲人目空四海,辯若懸河,視餘子瑣瑣,以是名雖日彰,謗亦隨之。有《虛舟集》。 ► 485篇诗文

王稱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