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仙曲爲張真人羽化而作

· 王稱
化機無停輪,萬有互始終。 至人出陶鈞,與道相無窮。 大庭儼羣仙,羽蓋時來從。 逍遙玉虛境,一無每自同。 真詮久雲遼,至理標鴻濛。 何時復降世,清都振玄風。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化機:指自然界的變化和生機。
  • 陶鈞:古代製陶時所用的轉輪,比喻天地造化或政權。
  • 玉虛境:道教中指仙境。
  • 真詮:真理,真諦。
  • 鴻濛: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
  • 清都:道教中指天帝居住的地方。

翻譯

自然的變化永不停歇,萬物相互轉化,始終不息。 至高的人超越了天地造化,與大道相融合,無窮無盡。 在仙境中,羣仙莊嚴地聚集,羽翼之蓋時常隨之而來。 在逍遙的玉虛仙境中,始終保持與道的合一。 真理雖然遙遠,但至高的道理卻顯現在宇宙的混沌之初。 不知何時,他再次降臨人間,清都之地振起了玄妙的道教風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道教中的仙境與至高境界,通過「化機」、「陶鈞」等意象展現了宇宙的無限變化與造化之力。詩中「玉虛境」、「清都」等詞語構建了一個超凡脫俗的仙境,表達了作者對道教至高真理的嚮往和對仙人降臨的期盼。整體詩風古雅,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文人對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

王稱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子監。旋陳情養母。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與修《永樂大典),充副總裁。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還守故官。與解縉交好,後坐縉黨,下獄死。爲人目空四海,辯若懸河,視餘子瑣瑣,以是名雖日彰,謗亦隨之。有《虛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