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生文戰不利憤懣悲騷託之好內以自發攄竟得疾不起比餘再過其居淒涼觸目即所最歡暱者亦不復在燕子樓矣因悵然

花間歌酒舊同羣,爛熳風情獨數君。 寢次故持歡鏡照,病餘猶出異香分。 誰知國士終埋玉,早見神娥盡變雲。 今日席間誰認得,舊時家令沈休文。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文戰不利:指在科舉考試中未能取得好成績。
  • 憤懣悲騷:憤怒和悲傷的情緒。
  • 託之好內:寄託於對內的喜好,指沉迷於閨房之樂。
  • 自發攄:自發地抒發情感。
  • 竟得疾不起:最終因病無法起牀。
  • 燕子樓:此處可能指舊時歡聚的地方。
  • 國士終埋玉:比喻有才能的人早逝。
  • 神娥盡變雲: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已經消失。
  • 家令沈休文:家令,古代官職名;沈休文,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翻譯

我們曾是花間歌酒的舊日同羣,你的風情爛熳,獨樹一幟。 在寢室中,你總是拿着歡愉的鏡子自照,病後依然散發出異香。 誰能知道,這位國士最終如玉般被埋沒,早先的神女們也都化作了雲煙。 今天在宴席上,誰還能認得出,那位舊時的家令沈休文。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舊日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哀悼和懷念。詩中,「花間歌酒舊同羣」描繪了往昔歡樂的場景,而「國士終埋玉」和「神娥盡變雲」則抒發了對友人才華被埋沒、美好事物消逝的悲嘆。結尾的「今日席間誰認得,舊時家令沈休文」更是以一種淒涼的筆觸,勾勒出時光流轉、人事已非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逝去友人的深切懷念和對人生無常的深刻感悟。

王彥泓

明鎮江府金壇人,字次回。以歲貢爲松江府華亭縣訓導,卒於官。博學好古,喜作豔體小詩,格調似韓偓。詞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詞,有加毫頰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