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仰山寺

· 王稱
優鉢曇花幾樹開,寶坊作禮面如來。 竹邊野衲參方至,龕裏神僧入定回。 鹿女獻芝依法苑,雁王銜果繞經臺。 空門且得休塵累,何待人間變劫灰。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優鉢曇花:即優曇鉢花,傳說中的仙界之花,三千年一開,象徵着稀有與珍貴。
  • 寶坊:指佛寺,因寺廟常藏有寶物,故稱。
  • 面如來:面對佛祖,如來是佛教中對佛陀的一種尊稱。
  • 野衲:指在野外的僧人,衲是僧衣的意思。
  • 參方:指僧人四處參訪,學習佛法。
  • :供奉佛像的小閣子。
  • 神僧:指修行高深的僧人。
  • 入定:佛教術語,指僧人通過冥想達到的一種精神集中狀態。
  • 鹿女:傳說中的仙女,常與佛教故事相關聯。
  • 獻芝:獻上靈芝,象徵着奉獻與尊敬。
  • 法苑:指佛教的修行場所。
  • 雁王:傳說中的神鳥,常在佛教故事中出現。
  • 銜果:用嘴叼着果實。
  • 經臺:放置佛經的高臺。
  • 空門:指佛教,因佛教講求空性,故稱。
  • 休塵累:擺脫塵世的煩惱和束縛。
  • 變劫灰:指世界末日,劫灰是佛教中對世界末日後的灰燼的稱呼。

翻譯

幾樹優鉢曇花盛開,我來到寶坊寺,面向如來佛祖虔誠禮拜。竹林邊,一位野外的僧人剛剛參訪歸來,龕中的神僧也從冥想中回神。傳說中的鹿女獻上了靈芝,雁王銜着果實圍繞着經臺飛翔。在這佛教的空門中,我得以暫時擺脫塵世的煩惱,何必等到人間變成末日的劫灰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仰山寺的所見所感,通過豐富的佛教意象和傳說,表達了對佛教的虔誠和對塵世煩惱的超越。詩中「優鉢曇花」、「寶坊」、「面如來」等詞語,展現了寺廟的莊嚴與神聖;「野衲參方」、「神僧入定」則體現了僧人的修行生活。後兩句通過「鹿女獻芝」、「雁王銜果」的神話故事,進一步以象徵手法讚美了佛教的神祕與美好。結尾的「空門且得休塵累,何待人間變劫灰」,則深刻表達了作者對塵世煩惱的厭倦和對佛教解脫之道的嚮往。

王稱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子監。旋陳情養母。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與修《永樂大典),充副總裁。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還守故官。與解縉交好,後坐縉黨,下獄死。爲人目空四海,辯若懸河,視餘子瑣瑣,以是名雖日彰,謗亦隨之。有《虛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