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問訊:詢問,打聽。
- 山人:隱居山中的人。
- 煙磬:煙霧中的鐘聲。
- 竹房:僧人居住的房屋。
- 僧梵:僧人誦經的聲音。
- 鬆院:松樹環繞的庭院。
- 苔深:苔蘚茂盛,表示地方幽靜。
- 聽法:聽僧人講經說法。
- 懶吟:懶得吟詩。
- 衣上月:月光照在衣服上。
- 塵緣:世俗的牽絆。
- 心期:內心的期望。
翻譯
我向隱居山中的人打聽消息,他指向白雲深處,隔着溪流能聽到煙霧中傳來的鐘聲。僧人居住的竹房裏燈光靜謐,能聽到他們誦經的聲音,松樹環繞的庭院苔蘚茂盛,可見鶴羣在其中。夜深人靜時,我在山中聽僧人講經,懶得吟詩,只覺得月光照在衣服上紛紛揚揚。早晨的鐘聲又隨着世俗的牽絆消散,我在這裏的內心期望與誰討論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晚至鶴林寺的所見所感,通過山人、煙磬、竹房、僧梵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幽靜脫俗的氛圍。詩中「鬆院苔深見鶴羣」一句,以松樹、苔蘚、鶴羣爲元素,勾勒出一幅靜謐而神祕的畫面,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結尾「此地心期孰與論」則流露出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對內心世界的追求,體現了詩人超脫塵世、嚮往自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