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综汉宋为一家,直接乎孔孟程朱之黜邪崇正;
运会值华洋相竞长,更难于曾胡左李之外攘内安。
天將造榜放秋晴,南國新逢運會亨。
障礙洞開來試者,計偕穩送上華京。
主人况是梅花宋,寓客漸非日色程。
面見河南已分曉,佇聆魁捷響仙城。
迁移自吴歙婺而来,氏族清嘉,斯地奠安称梓里;
裔嗣逾宋元明以后,诗书启佑,几人腾翥咏梧冈。
草窗始稱韓柳集,韓集點勘頗流傳。
謝山跋語又及柳,項宋得此何寂然。
東雅濟美相競出,悉祖廖氏如比肩。
墨光歐體忽照眼,煥若神明當我前。
樂盦適藏郭氏本,借校儻辨誰愚賢?
嗟餘嗜柳自童稚,六十見此非壯年
選樓宋墨莊,淸江劉氏出。
朱子撰六詩,靜春居其一。
賢母敎兒孫,曾見安定筆。
我家居選樓,先祠式安吉。
他年成一房,望祜以經術。
攬此靜春圖,蔵書思石室。
高城拂曙亂鴉啼,別酒臨風征馬嘶。
使節天邊雲渺渺,王程春暮草萋萋。
黃河南去晉山斷,紫塞西連秦樹低。
宋玉三秋還有賦,誰同華嶽一攀躋。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於宋君。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求聞
廣寧門外二千程,齊魯河淮坦迤行。
突據岡巒高壘險,全收吳楚大江橫。
南唐入宋沿州堞,西日迴風度使旌。
老我重題秣陵柳,不知猶似昔年情。
尚書北闕霜侵鬢,開府江南雪滿頭。
誰識朱顔兩年少,王揚州與宋黄州。
平生仰東坡,蘇程契尤熟。
兩家流慶深,雲外世高躅。
於今鳳池貴,方判卞氏玉。
何止試典刑,一想岷峨綠。
御火有程序,缓急得其宜。
仁智两无亏,陋彼宋伯姬。
藹藹聲華動帝宸,一時車馬走芳塵。
文如屈宋才仍富,心似皋夔道已醇。
身後功名因報主,生前勳業爲憂民。
知公本意安劉氏,不許身危更累親。
新安昔上郡,黃山秀而起。
程氏重黎後,居此古仁裏。
異代見孤操,眼中得吾子。
結茅山之隈,行歌青澗底。
飲泉義固在,飢凍未應恥。
千載於陵翁,可以同此理。
關河漠漠朔雲屯,晉室猶餘舊寢園。
父老百年南望盡,宋公無意在中原。
下程疑頗早,店主勸予休。
今晚莫貪路,明朝便到州。
疏籬編馬眼,新筍護貓頭。
六七歲童子,一人隨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