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劉學錄巖壑之遊次韻 [ 宋] 陳宓
常欲從君一夜譚,自慚風骨帶塵凡。
今朝款曲陪嘉話,更聽鬆聲出翠巖。
點校倚松老人詩集 [ 清] 曾習經
鈔本倚松詩,訛脫如亂麻。
多時存吾篋,每見輒惋嗟。
雪窗有餘閒,奮筆事騷爬。
稍披荊棘叢,寒條見嘉花。
存神鬱蓊間,歎息靜無嘩。
譚譚江西派,宛宛見角牙。
惜多知解詞,金襕炫袈裟。
開卷五七言,淵乎殊
武原十五詠 其十一 譚仙嶺 [ 明] 彭孫貽
譚仙髙嶺白雲間,亂石蒼苔鎮日閑。
五色烟封丹灶冷,萬年芝雜野花斑。
神洲隔海多靈草,越嶠浮空只逺山。
行把化書岩際讀,却忘林月下松關。
文徴明飛瀑松聲即用其韻 [ 清] 弘歷
巖間松韻荅泉聲,策杖髙人與目成。
記得寒山千尺雪,無端一中畫中情。
奉和襲美醉中偶作見寄次韻 [ 唐] 陸龜蒙
海鶴飄飄韻莫儕,在公猶與俗情乖。
初呈酒務求專判,合禱山祠請自差。
永夜譚玄侵罔象,一生交態忘形骸。
憐君醉墨風流甚,幾度題詩小謝齋。
步韻報盧茂才橋梓並致諸友二首 [ 明] 曹於汴
濟濟冠紳集講堂,言成鏗韻步成芳。
主張潘氏教無類,孝義盧家斐有章。
歲若虛浮空發短,學無實地秪心長。
譚馮諸子吾知否,夜夜心旌自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