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 · 陳風 · 東門之池 [ ] 無名氏

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東門之池,可以漚紵。彼美淑姬,可與晤語。 東門之池,可以漚菅。彼美淑姬,可與晤言。

諫逐客書 [ ] 李斯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爲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

三國志 · 蜀書 · 諸葛亮傳 [ ] 陳壽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字君貢,漢末爲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爲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

三國志 · 魏書 ·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 陳壽

辛毗字佐治,穎川陽翟人也,其先建武中自隴西東遷。毗隨兄評從袁紹。太祖為司空,辟毗,毗不得應命。及袁尚攻兄譚於平原,譚使毗詣太祖求和。太祖將徵荊州,次於西平。毗見太祖致譚意,太祖大悅。後數日,更欲先平荊

秉之六十初度 [ ] 王鏊

昔我與子兮弟南兄北,看雲望月兮思其有極。 每懷一晤語兮路遠而不得。 兹余乞告來歸兮子亦辭此郡章,大衾與長枕兮日夕聚此一堂。 胡為乎限一衣帶之水兮欲濟而無梁,一年不十㑹兮悵中心以皇皇。 喜獻嵗之發春兮將

傳習錄 · 卷中 · 答陸原靜書 · 四 [ ] 王守仁

來書雲:“元神、元氣、元精,必各有寄藏發生之處。又有真陰之精、真陽之氣。”云云。 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謂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謂之氣,以其凝聚而言謂之精,安可形象方所求哉?真陰之精,即真陽之氣之母

挽张之洞联 [ ] 劉邦驥

卌余载宣勤王室,甲申功在攘夷,甲午功在靖国,庚子功在保邦,即此亮节精忠,已堪彝鼎,况复扶持大计,翊赞新猷,一疏遗言,更勤恳于人心风俗之际,方今内忧外患,天步维艰,思古发幽情,何以异武乡鞠躬、史鱼尸谏;

漢書 · 紀 · 高帝紀上 [ ] 班固

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也,姓劉氏。母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父太公往視,則見交龍於上。已而有娠,遂產高祖。 高祖爲人,隆準而龍顏,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寬仁愛人,意豁如也。常有大度

山海經 · 海經 · 海外西經 [ ] 無名氏

海外自西南陬西北陬者。 滅蒙鳥在結匈國北,爲鳥青,赤尾。 大運山高三百仞,在滅蒙鳥北。 大樂之野,夏後啓於此儛九代,乘兩龍,雲蓋三層。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在大運山北。一曰大遺之野。 三

國風 · 陳風 · 東門之枌 [ ] 無名氏

東門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榖旦於差,南方之原。不績其麻,市也婆娑。 榖旦於逝,越以鬷邁。視爾如荍,貽我握椒。

三國演義 · 第八十回 · 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 [ ] 羅貫中

卻說華歆等一班文武,入見獻帝。歆奏曰:“伏睹魏王,自登位以來,德布四方,仁及萬物,越古超今,雖唐、虞無以過此。羣臣會議,言漢祚已終,望陛下效堯、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禪與魏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則陛下

山海經 · 海經 · 大荒北經 [ ] 無名氏

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帝顓頊與九嬪葬焉。爰有【丘鳥】久、文貝、離俞、鸞鳥、皇鳥、大物、小物。有青鳥、琅鳥、玄鳥、黃鳥、虎、豹、熊、羆、黃蛇、視肉、?瑰、瑤碧,皆出衛于山。丘方員三百

河之水三章渡拒馬河作 [ ] 弘歷

河之水流以濁兮,載㩁載渡傷我心曲兮。 河之水濁以流兮,載㩁載渡嵗月以遒兮。 度則知近矣,企之斯逺矣。 西瞻雲巘矣,啜予泣之隕矣。

韓非子·愛臣 [ ] 韓非

愛臣太親,必危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主妾無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臣聞千乘之君無備,必有百乘之臣在其側,以徒其民而傾其國;萬乘之君無備,必有千乘之家在其側,以徒其威而傾其國。是以奸臣蕃息

嚴先生祠堂記 [ ] 范仲淹

先生,漢光武之故人也。相尙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龍,得聖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節高之。旣而動星象,歸江湖,得聖人之清。泥塗軒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禮下之。 在《蠱》之上九,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