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 其二 [ 南北朝] 陳叔寶

杳杳与人期,遥遥有所思。 山川千里间,风月两边时。 相对春那剧,相望景偏迟。 当由分别久,梦来还自疑。

兩同心 [ ] 揚無咎

秋水明眸、翠螺堆發。卻扇坐、羞落庭花,凌波步、塵生羅襪。芳心發。分付春風,恰當時節。 漸解愁花怨月。忒貪嬌劣。寧寧地、情態於人,惺惺處、語言低說。相思切。不見須臾,可堪離別。

滿庭芳 丁巳元夕後三日謁別駕林天友於長洲官署賦贈 [ ] 陳維崧

淼淼長洲,離離茂苑,無邊草色連空。 兩番借治,歡笑滿吳宮。 一自暌離絳帳,相思切、早理煙篷。 平波遠,誰吹五兩,幾陣落燈風。 忡忡。 憐別後,鸞飄鳳泊,竹懶絲慵。 擬酒酣訴與,慷慨從公。 憶昨探梅摘蕙

傳習錄 · 捲上 · 門人陸澄錄 · 八十 [ ] 王守仁

問:“延平雲:‘當理而無私心。’當理與無私心如何分別?” 先生曰:“心即理也,無私心即是當理,未當理便是私心。若析心與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問:“釋氏於世間一切情慾之私,都不染着,似無私心;但外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 [ ] 王安石

利瞋汝刀山,濁愛汝灰河。 汝癡分別心,即汝琰魔羅。 圓成但一性,一切法依他。 遍了一切法,不如且頭陀。

中秋對月 [ ] 王紱

皎皎冰輪對客圓,客心相對兩堪憐。 清光此夜異常夜,狂興近年非少年。 弟戍邊城勞別夢,兒留鄉井望歸船。 一家骨肉分三處,應共感懷多未眠。

冶水别孝與 [ ] 馮琦

未能留汝復相留,冶水何如剡曲舟。 記取與君分手處,水邉修竹雨邉樓。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六十二 [ ] 釋祖欽

火炙胸前暖,風吹背後寒。 西來的的意,親切不相干。

掛枝兒 [ ] 無名氏

露水荷葉珠兒現,是奴家癡心腸把線來穿。誰知你水性兒多更變:這邊分散了,又向那邊圓。 沒真性的冤家也,隨着風兒轉。

頌古八首 其七 [ ] 釋道印

何必不必,方圓曲直。 眉目分明,若爲辨的。 影草既隨身,覿面當機疾。 一雙孤雁忽高飛,兩隻鴛鴦還獨立。

與道相知最樂篇 [ ] 晁迥

人多樂於新相知,又多悲於生別離。 唯能與道相知久,如魚樂水無暌時。 樂道至樂非常樂,宜真造適潛熙怡。 逌然在心不在境,安能更與白雲期。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以方錄 · 十九 [ ] 王守仁

“夫子說‘性相近’,即孟子說‘性善’,不可專在氣質上說。若說氣質,如剛與柔對,如何相近得?惟性善則同耳。人生初時善,原是同的,但剛的習於善則爲剛善,習於惡則爲剛惡;柔的習於善則爲柔善,習於惡則爲柔惡,

滾繡球·當日個近水邊 [ ] 楊顯之

當日個近水邊。 到岸前。 怎當那風高浪捲。 則俺這兩般兒景物悽然。 風颳的似箭穿。 雨下的似甕瀽。 看了這風雨呵委實的不善。 也是我命兒?惹罪招愆。 我只見雨淋淋寫出瀟湘景。 更和這

圓覺經 · 彌勒菩薩 [ ] 釋迦牟尼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爲菩薩開祕密藏,令諸大衆深悟輪迴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衆生無畏道眼,於大涅盤生決定信,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

痔不可車旬日乃造於東園春葩向殘夏英欲起慨焉動於老懷再賦絕句十首 [ ] 李夢陽

鮑歸昨誇百結勝,惜我病阻孤春妍。 豈謂今開兩荊樹,分枝的的照紅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