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气色,日月气来冲。
北面气来还北壮,气南南壮或西东,常以此为宗。
玉蕊金英開及時,移來紫豔更添奇。
石家錦障人爭羨,不見東籬爛漫枝。
紅溼華滋葉護花,金來禽映海棠斜。
珊瑚聲裏飛山鷓,雲氣吹晴落紫霞。
庭柯策策動商音,紫翠連峯夕照沉。
秋色西來山郭暮,大江東去海門深。
空崖石抱陰陽氣,古洞泉流冷暖心。
苦盼銀河烏鵲信,望仙橋畔客愁深。
靈寶城南古望臺,仙人相遇亦奇哉。
老聃未跨青牛至,尹喜先瞻紫氣來。
道德傳時方領悟,蜀川逢處又徘徊。
嗟予自是儒門客,方外安知有異才。
燁燁瑤芝玉洞開,冥冥紫氣自東來。
拂衣海上攜龍杖,抱膝雲中養鶴胎。
一閣中安兩藏書,當時有諍未同居。
若教勘破西來意,紫氣東行也不虛。
案上兼翻兩藏經,教分末學聽徒熒。
倘能領悟西來意,寧礙東行紫氣停。
近來紅紫千般色,不是東籬舊日裝。
著筆只拈濃淡墨,好留真氣伴風霜。
来粤中管领溪山,函谷不妨移紫气;
似东坡后先赤壁,武昌亦可借黄州。
纔别黄龍到紫雲,春山膚寸正氤氲。
連岡誰識東西洞,求氣全詮九五文。
似此宜居易博士,如何都屬佛聲聞。
今將復古誠難矣,且自因民意所欣。
人言清禁紫薇郎,草詔紫薇花影旁。
山木不知官况別,也隨紅白上東廊。
晴空紫氣擁華簪,庾嶺梅花送去驂。
滿目瘡痍堪太息,應憐民力竭東南。
風氣東南異,陰晴早晚間。
日光時透隙,雲影半遮山。
掃徑殘紅盡,開窗綠蔭還。
寄聲桑薴友,幽興合相關。
舊時曾種紫薇花,五載歸來感物華。
石徑升堂苔色滿,曳裾坊口第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