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亭中秋切鱠(第二折) [ 元] 關漢卿
〔中呂·粉蝶兒〕不聽的報喏聲齊,大古裏坐衙來恁時節不退。你便要接新官,也合通報咱知。又無甚緊文書、忙公事,可着我心兒裏不會,轉過這影壁偷窺,可怎生獨自個死臨侵地。
〔醉春風〕常言道人死不知心,則他這海
水滸傳 · 第十七回 · 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青面獸雙奪寶珠寺 [ 明] 施耐庵
詩曰:
二龍山勢聳雲煙,鬆檜森森翠接天。
乳虎鄧龍真嘯聚,惡神楊志更雕鐫。
人逢忠義情偏洽,事到顛危志益堅。
背繡僧同青面獸,寶珠奪得更周全。
話說楊志當時在黃泥岡上被取了生辰綱去,如何迴轉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直錄 · 九 [ 明] 王守仁
問:“《修道說》言‘率性之謂道’,屬聖人分上事;‘修道之謂教’,屬賢人分上事。”
先生曰:“衆人亦率性也,但率性在聖人分上較多,故‘率性之謂道’屬聖人事。聖人亦修道也,但修道在賢人分上多,故‘修道之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省曾錄 · 二十五 [ 明] 王守仁
先生曰:“孟子不動心與告子不動心,所異只在毫釐間。告子只在不動心上着功,孟子便直從此心原不動處分曉。心之本體原是不動的;只爲所行有不合義,便動了。孟子不論心之動與不動,只是‘集義’,所行無不是義,此心
和張薌田大令鴻書追憶詞用漁洋山人秋柳韻 [ 清] 羅大佑
銅駝清淚共君憐,綺歲風懷漸化煙。
犀角有靈心的的,繭絲無緒意綿綿。
口脂香戀如花夢,髀肉心傷似水年。
哀樂紛紜須懺悔,閒愁拋付白鷗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