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 [ ] 張道洽

一枝的的照人寒,絕勝溪橋立馬看。 祇恐東風解相怨,漏他消息入毫端。

射的山觀梅二首 [ ] 陸游

射的山前雨墊巾,籬邊初見一枝新。 照溪盡洗驕春意,倚竹真成絕代人。 餐玉元知非火食,化衣應笑走京塵。 即今畫史無名手,試把清詩當寫真。

望江亭中秋切鱠(第二折) [ ] 關漢卿

〔中呂·粉蝶兒〕不聽的報喏聲齊,大古裏坐衙來恁時節不退。你便要接新官,也合通報咱知。又無甚緊文書、忙公事,可着我心兒裏不會,轉過這影壁偷窺,可怎生獨自個死臨侵地。 〔醉春風〕常言道人死不知心,則他這海

讀齊己上人集 [ ] 棲蟾

詩爲儒者禪,此格的惟仙。 古雅如周頌,清和甚舜弦。 冰生聽瀑句,香發早梅篇。 想得吟成夜,文星照楚天。

無題 [ ] 鄭剛中

柳色幾番隨雨暗,蕉心閒處向人開。 箇中豈得無詩句,滯思如膠索不來。

沉醉東風 [ ] 胡紹開

漁得魚心滿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個罷了釣竿,一個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 是兩個不識字漁樵士大夫,他兩個笑加加的談今論古。

雙調 · 沉醉東風 [ ] 胡祇遹

漁得魚心滿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個罷了釣竿,一個收了斤斧,林泉下相遇。是兩個不識字漁樵士大夫,他兩個笑加加的談今論古。

箇人 其七 [ ] 孫原湘

箇人第一是春纖,親替檀奴熨指尖。 丁囑避嫌心事切,人前巵酒莫同拈。

水滸傳 · 第十七回 · 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青面獸雙奪寶珠寺 [ ] 施耐庵

詩曰: 二龍山勢聳雲煙,鬆檜森森翠接天。 乳虎鄧龍真嘯聚,惡神楊志更雕鐫。 人逢忠義情偏洽,事到顛危志益堅。 背繡僧同青面獸,寶珠奪得更周全。 話說楊志當時在黃泥岡上被取了生辰綱去,如何迴轉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直錄 · 九 [ ] 王守仁

問:“《修道說》言‘率性之謂道’,屬聖人分上事;‘修道之謂教’,屬賢人分上事。” 先生曰:“衆人亦率性也,但率性在聖人分上較多,故‘率性之謂道’屬聖人事。聖人亦修道也,但修道在賢人分上多,故‘修道之

讀太白詩一首和竹溪 [ ] 劉克莊

翰林萬里出峨嵋,曾受開元帝異知。 只道高爺能毀鬲,無端環子亦嗔癡。 空傳飛燕當時句,難覓騎鯨以後詩。 的是長庚星現世,秕糠伯友與王師。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省曾錄 · 二十五 [ ] 王守仁

先生曰:“孟子不動心與告子不動心,所異只在毫釐間。告子只在不動心上着功,孟子便直從此心原不動處分曉。心之本體原是不動的;只爲所行有不合義,便動了。孟子不論心之動與不動,只是‘集義’,所行無不是義,此心

題錢維城畫 [ ] 弘歷

有泉山自覺生動,不雨樹猶常潤霑。 的是畫家能爾處,却因詩句顯為拈。 野田負郭看鱗次,列嶂凌雲見玉尖。 擬傍踈林茅屋下,焚香趺坐讀華嚴。

和張薌田大令鴻書追憶詞用漁洋山人秋柳韻 [ ] 羅大佑

銅駝清淚共君憐,綺歲風懷漸化煙。 犀角有靈心的的,繭絲無緒意綿綿。 口脂香戀如花夢,髀肉心傷似水年。 哀樂紛紜須懺悔,閒愁拋付白鷗邊。

河傳 [ ] 賀鑄

華堂張燕。向尊前妙選,舞裙歌扇。彼美個人,的的風流心眼。恨尋芳來晚。 曲街燈火香塵散。猶約晨妝,一覘春風面。惆悵善和坊裏,平橋南畔。小青樓、簾不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