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傳

· 賀鑄
華堂張燕。向尊前妙選,舞裙歌扇。彼美個人,的的風流心眼。恨尋芳來晚。 曲街燈火香塵散。猶約晨妝,一覘春風面。惆悵善和坊裏,平橋南畔。小青樓、簾不卷。
拼音

所属合集

#河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張燕:「燕」同「宴」,意爲擺宴席,舉辦宴會。
  • 彼美個人:那位美麗的人兒。「彼美」指那個美麗的,「個人」即這個人、那個人,在唐代時已成爲對「美人」的一種稱謂。
  • 的的:鮮明、明確的樣子,這裏形容女子風流可愛的樣子極爲鮮明突出。
  • 尋芳:本意爲尋覓美好的景緻,此處指尋訪佳人。
  • 覘(chān):偷偷地看、窺視。
  • 善和坊:唐代長安坊里名,這裏借指歌樓妓女聚居之地 。

翻譯

華麗的廳堂中正在舉辦盛大的宴會。在酒席前精心挑選,只見那些女子拿着舞裙揮着歌扇,翩翩舞動、輕展歌喉。而那位美麗的佳人,儀態風流且心思聰慧靈動。只恨我前來尋訪佳人爲時太晚。 曲折街道上的燈火漸漸熄滅,香塵也慢慢消散。但我依然期待着早晨,能有幸偷偷看一眼她化妝後的美麗面容。可是最終滿心惆悵,就在善和坊裏,平橋的南邊,那座小小的青樓之中,簾子始終沒有捲起。

賞析

這首《河傳》是賀鑄的代表作之一,描繪了一個男子對一位女子的傾心與錯過的悵惘情緒。上闋通過華堂盛宴上佳人的風姿,着重刻畫女子的美貌及男子驚爲天人之感,「恨尋芳來晚」一句,直接表露出男子的遺憾與渴望。下闋場景轉移到街頭巷尾,進一步描述男子渴望再見女子一面的心情。「曲街燈火香塵散」營造出熱鬧之後的冷清氛圍,與之前的盛會形成強烈對比。「猶約晨妝,一覘春風面」生動地展現出男子滿懷期待。而最後的「惆悵善和坊裏,平橋南畔。小青樓、簾不卷」則以景結情,滿含失望與無奈,那不卷的簾子彷彿隔開了兩人之間可能的緣分,留給讀者無盡的遐想和悠長的餘味,意境朦朧且意味深長,讓人感受到感情求而不得的失落與傷感 。

賀鑄

賀鑄

賀鑄,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後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 8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