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 · 魏書 · 武帝紀 [ 晉] 陳壽
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後。[一]桓帝世,曹騰爲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二]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三]嵩生太祖。
注[一]*[曹瞞傳曰]*:太祖一名
史記 · 七十列傳 · 蘇秦列傳 [ 漢] 司馬遷
蘇秦者,東周雒陽人也。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
出遊數歲,大困而歸。兄弟嫂妹妻妾竊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產業,力工商,逐什二以爲務。今子釋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蘇秦聞之而慚,自傷,乃
國語 · 展禽論祀爰居 [ 周] 左丘明
海鳥曰“爰居”,止於魯東門之外二日。臧文仲使國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孫之爲政也!夫祀,國之大節也,而節,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爲國典。今無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夫聖王之制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
山海經 · 海經 · 海內經 [ 秦] 無名氏
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天毒,其人水居,偎人愛之。
西海之內,流沙之中,有國名曰壑市。
西海之內,流沙之西,有國名曰氾葉。
流沙之西,有鳥山者,三水出焉。爰有黃金、璿瑰、丹貨、銀鐵,皆
宋書 · 卷七十六 · 列傳第三十六 · 朱修之 宗愨 王玄謨 [ 南北朝] 沈約
朱修之,字恭祖,義興平氏人也。曾祖燾,晉平西將軍。祖序,豫州刺史。父諶,益州刺史。修之自州主簿遷司徒從事中郎,文帝謂曰“卿曾祖昔爲王導丞相中郎,卿今又爲王弘中郎,可謂不忝爾祖矣”後隨到彥之北伐。彥之自
漢書 · 傳 · 匈奴傳下 [ 漢] 班固
呼韓邪單于歸庭數月,罷兵使各歸故地,乃收其兄呼屠吾斯在民間者立爲左谷蠡王,使人告右賢貴人,欲令殺右賢王。其冬,都隆奇與右賢王共立日逐王薄胥堂爲屠耆單于,發兵數萬人東襲呼韓邪單于。呼韓邪單于兵敗走,屠耆
橘洲行 [ 元] 張憲
太湖之水分三支,注爲長泖東去無已時。泖灣之口有大橘,一樹盤盤蔭門楣,裏鄰呼爲橘洲衆所知。
洲之上,橘之下,矮屋六七間皆茅茨,孝子萬生三世以來皆居之。
生衣無綾錦華,食無肉作糜。讀書談道,操履步步以古哲
潮州韓文公廟碑 [ 宋] 蘇軾
匹夫而爲百世師,一言而爲天下法,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爲。故申、呂自嶽降,傅說爲列星,古今所傳,不可誣也。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寓於尋常之中,而塞乎天
三國志 · 魏書 · 韓崔高孫王傳 [ 晉] 陳壽
韓暨字公至,南陽堵陽人也。同縣豪右陳茂,譖暨父兄,幾至大辟。暨陽不以爲言,庸賃積資,陰結死士,遂追呼尋禽茂,以首祭父墓,由是顯名。
舉孝廉,司空闢,皆不就。乃變名姓,隱居避亂魯陽山中。山民合黨,欲行
國風 · 鄭風 · 揚之水 [ 周] 無名氏
揚之水,不流束楚。終鮮兄弟,維予與女。無信人之言,人實誑女。
揚之水,不流束薪。終鮮兄弟,維予二人。無信人之言,人實不信。
送趙延之億送伴高麗人歸國 [ 宋] 趙鼎臣
九州遺蹟皆禹功,高麗之通自元豐。
元豐聖人湯勇智,遠交欲斷匈奴臂。
越裳九譯何自來,軺車不動麗人至。
至今航海輸國珍,稽首朝正禮甚馴。
吾皇寤寐率昭考,寵以大國升爲賓。
海上凌秋潮信熟,去憑賈客船如屋
卷一·朝廷 [ 明] 程登吉
三皇爲皇,五帝爲帝。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天子天下之主,諸侯一國之君。官天下,乃以位讓賢;家天下,是以位傳子。陛下尊稱天子,殿下尊重宗藩。皇帝即位曰龍飛,人臣覲君曰虎拜。
皇帝之言,謂之綸
資治通鑑 · 卷一 · 周紀四 [ 宋] 司馬光
起閼逢困敦,盡著雍困敦,凡二十五年。
赧王中十八年(甲子,公元前二九七年)
楚懷王亡歸。秦人覺之,遮楚道。懷王從間道走趙。趙主父在代,趙人不敢受。懷王將走魏,秦人追及之,以歸。
魯平公薨,子緡王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