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篆見炎劉,圭璋徳並儔。
龍文席筍煥,虹彩屋梁浮。
不見雕鎪迹,欣供什襲裒。
遐思元凱後,又遇十人周。
我行采石磯,殘雪嵌巑岏。
青松出秀色,黃竹垂琅玕。
碑版懸閣道,祠宇燦林端。
曾聞宮錦袍,嘯詠過前灘。
供奉一云没,太息思才難。
舍舟入衢國,風疾客衣寒。
新月重圓雪正消,絳桃銀樹巧相邀。
留歡卻惜雞籌蚤,入暖偏宜鳳管調。
蠟燭似傳寒食節,綵燈元是落花朝。
朱英豔蕊同無恙,報取春光百二宵。
祠郎宴客敞朱扉,帆槳新從客裏歸。
百盞華燈縣未下,兩番元夕賞應稀。
雨餘韭葉開籬剪,雪後梅花繞座飛。
共道勝筵須有紀,不妨投礫引珠璣。
迁移自吴歙婺而来,氏族清嘉,斯地奠安称梓里;
裔嗣逾宋元明以后,诗书启佑,几人腾翥咏梧冈。
今古朝昏意自閒,人傳禹柏未曾刊。
神功四載殷週上,元氣一枝江漢間。
骨蛻銅龍天慾海,□沈朱虎雪連山。
摩挲擬問胼胝事,遺廟朝烏去不還。
逢人往往問璋田,見說辭家已一年。
吟苦近知詩律細,書來惟道主人賢。
西風白雁同爲客,南國黃花老此禪。
木葉經秋偏有色,思君題破落紅箋。
白雪新題照畫闌,鮑山堪此對盤桓。
楚宫一送江天色,郢曲長飛海氣寒。
繞夜朱絃清自語,凌雲綵筆老相看。
使君不是元同調,千載陽春和者難。
竹,竹。瀕江,繞屋。聲泠泠,影矗矗。霜雪難侵,塵埃莫瀆。
梢雲齊老鬆,帶日映寒菊。籜置頂上高冠,葉成樽中美祿。
行看威鳳飽相從,不但子猷情最熟。
戈水徵君周竹窗,傳家累葉尚敦龐。
高門即見朱輪十,瑞節先看碧玉雙。
翠鳳並巢依積雪,蒼龍分影媚清江。
徐公對此尤能賦,予欲東遊共酒缸。
不是集仙來詠竹,更誰能繼紫微吟。
看隨霜雪終吾老,寄語鋤犁勿見侵。
欲把一竿垂直釣,更須十畝廣清陰。
蕭郎妙筆堪圖寫,添入蓬萊第幾岑。
黃帽歸舟且莫催,雪山留客好銜杯。
梅花況是堪題詠,今夜春城判不回。
臘盡春生白帝城,俸錢雖薄勝躬耕。
眼前但恨親朋少,身外元知得喪輕。
日映滿窗松竹影,雪消並舍鳥烏聲。
老來莫道風情減,憶向煙蕪信馬行。
密旨傳朱燎,朝儀蹙錦璋。
紫垣星乍爛,瓊苑炬爭光。
馳道沿無逸,閽人俟未央。
縉雲千笏正,朝日一竿強。
宮暖遊鳷鵲,池溫浴鳳凰。
雪消墀草綠,晴映閣煙黃。
恍見端龍袞,俄宣罷鷺行。
大夫歸畫省,聖主覽
迢迢應龍馭,翼翼慈烏翔。
粲粲當門子,白華間青璋。
三五答元后,一六宗谷王。
有鳥海上來,翩翩止君堂。
羽毛日摧斥,豈不懷慘傷。
飢食孤竹根,渴飲堅冰漿。
爲君好顏色,悅懌有耿光。
雄鳴三十六,比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