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二首 [ 元] 方回
顛楊僕墨詆蘇張,推輓時君可帝王。
軻死不傳今再見,一時無數起臧倉。
潘大司空起拜御史大夫再督河漕奉寄二首 其一 [ 明] 俞安期
徴書新起大司空,再歴宣房舊築宫。
芻粟轉輸關國計,漕渠疏控見神功。
河源爭謂來天上,水勢齊驅入地中。
秦日豈須論鄭國,周年何忝拜毛公。
立夏日山中遍遊後夜宿劉邦彥竹東別墅 [ 明] 沈周
乍認東莊路不真,有橋通市卻無鄰。
山窮借看堂中畫,花盡來尋竹主人。
爛熳箋麻發新興,留連櫻筍送殘春。
與君再見當經歲,分付清觴緩緩巡。
再登金山 [ 明] 沈周
金鰲嶪嶪高當江,西覽鳳凰東渤海。
薄游已快老夫眼,身今去山心故在。
當時戲筆貌陂陀,蒼玉拳然蘸碧波。
東堂不意掣敏手,我正鄙陋他人多。
補忘尚憶笑有諾,塵土懸忙徒曠目。
今年吉老遣孫來,喋喋致勤書一尺
酌罷過二百堂挑燈坐漏已下戲再賦 [ 明] 何鞏道
笑剔銀燈再賦詩,一庭花露隔簾垂。
羊求幽徑來何暮,禽向青山願已遲。
薄醉伴琴眠短榻,高吟驚鶴起危枝。
與君終歲窮圖史,從此園蔬莫更窺。
寄題盱眙杜子師東山草堂 [ 宋] 賀鑄
東山與物遠,松竹蔭茅茨。
信有冥鴻志,難藏霧豹姿。
會招安石起,何患德璋移。
後日巖扉下,遊人想履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