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毅力 [ 清] 梁啓超
天下古今成敗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敗?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
蓋人生歷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順境亦居十三四,而順逆兩境又常相間以迭乘。無論事之大小,必有數次乃至十數次之阻力,其
范增論 [ 宋] 蘇軾
漢用陳平計,閒疏楚君臣,項羽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爲之,願賜骸骨,歸卒伍。」歸未至彭城,疽發背死。蘇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不早耳。」然則當以何
聞軍士求戰甚力作詩勉之 [ 宋] 呂本中
今春賊來時,軍士怖而走。
今冬賊來時,決拾揎兩肘。
憤然思出鬥,不但要死守。
仰懷吾君仁,愈覺戎虜醜。
欲以佔天心,於焉卜長久。
暫勞何足道,富貴要力取。
行看斬賊頭,金印大如鬥。
新書·卷一·藩強(事勢) [ 漢] 賈誼
竊跡前事,大抵強者先反。淮陰王楚最強,則最先反;韓王信倚胡,則又反;貫高因趙資,則又反;陳豨兵精強,則又反;彭越用樑,則又反;黥布用淮南,則又反;盧綰國比最弱,則最後反。長沙乃才二萬五千戶耳,力不足以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二節 [ 周] 孟子
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爲堯舜,有諸?”孟子曰:“然。”“交聞文王十尺,湯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粟而已,如何則可?”
曰:“奚有於是?亦爲之而已矣。有人於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爲無力人矣;今曰舉百鈞
論書 [ 唐] 李世民
太宗嘗謂朝臣曰:“書學小道,初非急務,時或留心,猶勝棄日。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朕少時爲公子,頻遭敵陣,義旗之始,乃平寇亂。執金鼓必有指揮,觀其陣即知強弱。以吾弱對其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