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毅力 [ ] 梁啓超

天下古今成敗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敗?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 蓋人生歷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順境亦居十三四,而順逆兩境又常相間以迭乘。無論事之大小,必有數次乃至十數次之阻力,其

力力社 [ ] 宋永清

力力誰爲力,何年野社開。 新籬多曲折,古徑自迂迴。 鳥屬他鄉異,笳聲此地哀。 閩南煙瘴路,疏鑿憶從來。

南海同人书藏联 [ ] 徐琪

以平生得力,津逮后人,诸君所为,亦可嘉其志矣; 愿多士读书,师承家法,数年而往,庶大显于时乎。

雜言詩·河出潼關 [ 当代] 毛澤東

河出潼關,因有太華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 風回三峽,因有巫山爲隔,而風力益增其怒號。

范增論 [ ] 蘇軾

漢用陳平計,閒疏楚君臣,項羽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爲之,願賜骸骨,歸卒伍。」歸未至彭城,疽發背死。蘇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不早耳。」然則當以何

君馬黄 [ ] 胡奎

君馬黄,臣馬白,君馬在德臣馬力。 華山之陽春草長,臣今矍鑠馬力强。 不願相遇王良與伯樂,但願老歸田子方。

寄題張景山大卿園池 [ ] 蔡襄

人仰公才世吏師,更甘歸老舊林池。 門闌清似當官處,心力強於少壯時。 物理自冥非寄酒,兵謀猶在卻因棋。 濠邊風月如招隱,願拂塵裾從所之。

聞軍士求戰甚力作詩勉之 [ ] 呂本中

今春賊來時,軍士怖而走。 今冬賊來時,決拾揎兩肘。 憤然思出鬥,不但要死守。 仰懷吾君仁,愈覺戎虜醜。 欲以佔天心,於焉卜長久。 暫勞何足道,富貴要力取。 行看斬賊頭,金印大如鬥。

寄曹魯川 [ ] 楊起元

春徂茲夏,示我藻火。 折簡絕韋,大過而可。 願言努力,旴江則那。

新書·卷一·藩強(事勢) [ ] 賈誼

竊跡前事,大抵強者先反。淮陰王楚最強,則最先反;韓王信倚胡,則又反;貫高因趙資,則又反;陳豨兵精強,則又反;彭越用樑,則又反;黥布用淮南,則又反;盧綰國比最弱,則最後反。長沙乃才二萬五千戶耳,力不足以

林文節 定力帖贊 [ ] 岳珂

公以好古兼博識,固宜著聲于翰墨。 予觀此帖,實在京師之定力,是時蓋初掃元祐之迹。 使其不爲三子之累,則後日之筆當不至于輕擲也。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二節 [ ] 孟子

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爲堯舜,有諸?”孟子曰:“然。”“交聞文王十尺,湯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粟而已,如何則可?” 曰:“奚有於是?亦爲之而已矣。有人於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爲無力人矣;今曰舉百鈞

論書 [ ] 李世民

太宗嘗謂朝臣曰:“書學小道,初非急務,時或留心,猶勝棄日。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朕少時爲公子,頻遭敵陣,義旗之始,乃平寇亂。執金鼓必有指揮,觀其陣即知強弱。以吾弱對其強

平邊策 [ 五代十國] 王樸

臣聞唐失道而失吳、蜀,晉失道而失幽、並,觀所以失之之由,知所以平之之術。當失之時,君暗政亂,兵驕民困,近者奸於內,遠者叛於外,小不制而至於大,大不制而至於僭。天下離心,人不用命。吳、蜀乘其亂而竊其號,

又謝子京惠贄見 [ ] 陳文蔚

少日深期造孔門,於今老矣嘆無聞。 自憐大業乖傳授,賴有遺編可討論。 君贈名章多過譽,我慚衰朽不勝文。 誓言願畢餘生力,細與窮源探本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