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泉八景爲饒鑑賦其四贈之太極涵虛 [ 明] 陳獻章
霜前淡淡花,瓢內深深酒。
今日陶淵明,廬山作重九。
詠陶淵明 [ 唐] 顏真卿
張良思報韓,龔勝恥事新。
狙擊不肯就,捨生悲縉紳。
嗚呼陶淵明,奕葉爲晉臣。
自以公相後,每懷宗國屯。
題詩庚子歲,自謂羲皇人。
手持山海經,頭戴漉酒巾。
興逐孤雲外,心隨還鳥泯。
陶淵明傳 [ 南北朝] 蕭統
陶淵明,字元亮。或雲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人也。曾祖侃,晉大司馬。淵明少有高趣,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羣,任真自得。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
家貧親老,起爲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
宿翠巖寺呈李弘齋籤判 [ 宋] 裘萬頃
匡廬勝處君曾到,誰是淵明與遠公。
幸有和陶詩卷在,好依蓮社此山中。
次韻淵明讀山海經 [ 宋] 李綱
清霜落喬木,翠色颯以疏。
而我正臥病,蕭然寓精廬。
起坐無與歡,散帙聊觀書。
心遊千載間,超詣非舟車。
更酌一杯酒,薦此果與蔬。
緬懷陶淵明,雅志與我俱。
還看枕間屏,乃是歸來圖。
古人不予欺,歲暮將
讀陶淵明傳 [ 元] 周權
淵明任疏散,出處皆逍遙。
悠然解縣組,不折五斗腰。
晴川風日佳,歸舟喜搖搖。
及門對妻子,不覺衣囊枵。
居貧道則腴,念澹跡已超。
時復會田家,興至不待邀。
種豆在南山,種苗在東皋。
投閒偶成趣,心逸身
讀陶淵明傳二首 其一 [ 宋] 郭祥正
我愛陶淵明,超然遺世想。
一奏無弦琴,妙曲寄玄響。
翛然聽以氣,萬籟應諸掌。
舟車就所便,丘壑信孤往。
泉涓木欣欣,酌酒助俯仰。
酣醉頽雲烟,舒嘯逸羅網。
斯人孰可見,夢寐期彿彷。
兀如南山松,亭亭植
家子一畫淵明采菊圖見貽戯作 [ 清] 魏廷薦
茅屋四五間,脩竹一二畆。
東籬繞曲折,南山安户牖。
芙蓉既盛開,菊又當重九。
此際陶淵明,寧無人送酒。
陶靖节故里 [ 清] 史夔
渊明居柴桑,日与庐山对。
云何诗百篇,未尝道只字。
乃知作诗者,适然与兴会。
譬如日陶然,饮酒非本意。
又如日鼓琴,无弦更高致。
想见胸次间,纤尘无障碍。
门柳故萧疏,篱菊亦蕉萃。
徘徊墟里烟,慨焉发
題淵明採菊圖 [ 元] 方回
東籬東籬所至有,南山南山古至今。
東籬之西拄我杖,秋菊千叢開黃金。
南山之北送我目,鴻飛山陽我山陰。
今是昨非慄裏宅,三徑就荒猶可尋。
畫工可寫淵明面,政恐難寫淵明心。
淵明面匪宣明面,誰歟障我西風扇
鐘山諸葛武侯廟陶淵明祠附焉 [ 清] 王季珠
石頭城西山名鍾,騎驢直上躡雲峯。巍巍廟祀武鄉侯,蘋蘩將敬佐笙鏞。
配享淵明取何例,記述不在史傳中。有唐巡遠資保障,莘莘俎豆報崇功。
有明忠良力恢復,煌煌冊命拜侯封。外此雙廟寂無聞,朝典豈可濫酬庸。
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