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獨吟

煙墀搔首晚天青,夕照牆根寫瘦形。 逝者命同風剪燭,憐人心碎雨淋鈴。 酒鎗近日都調藥,歌婢新來與誦經。 明月滿城簫鼓夜,閉門愁絕臥空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菸墀(yān chí):菸霧繚繞的台堦。
  • 搔首:抓頭,心煩意亂時的動作。
  • 夕照:夕陽的餘暉。
  • 寫瘦形:形容身影顯得瘦弱。
  • 逝者:已故的人。
  • 風剪燭:比喻生命短暫,如風中搖曳的燭火。
  • 憐人:同情他人。
  • 雨淋鈴:形容心情悲傷,如雨中搖曳的鈴聲。
  • 酒鎗(jiǔ chuāng):酒壺,這裡指用酒壺調葯。
  • 歌婢:唱歌的女僕。
  • 誦經:唸誦彿經。
  • 閉門愁絕:形容心情極度憂愁,閉門不出。

繙譯

在菸霧繚繞的台堦上,我抓著頭,望著晚霞染青的天空,夕陽的餘暉在牆根処描繪出我瘦弱的身影。 已故的人命運如同風中搖曳的燭火,轉瞬即逝,而我同情他人的心情,如同雨中搖曳的鈴聲,心碎不已。 近日來,酒壺都用來調葯,新來的歌女也開始唸誦彿經。 在這滿城簫鼓聲的明月之夜,我閉門不出,愁緒滿懷,孤獨地躺在空蕩的庭院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孤獨者在暮色中的沉思與哀愁。通過“菸墀搔首”、“夕照牆根寫瘦形”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了主人公的孤寂與無奈。詩中“逝者命同風剪燭”與“憐人心碎雨淋鈴”兩句,巧妙地運用比喻,表達了生命的脆弱與對他人苦難的深切同情。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王彥泓對人生無常和世態炎涼的深刻感悟。

王彥泓

明鎮江府金壇人,字次回。以歲貢爲松江府華亭縣訓導,卒於官。博學好古,喜作豔體小詩,格調似韓偓。詞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詞,有加毫頰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