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岞石臺

倚劍孤城暮,登臺萬壑秋。 潮平沙岸小,月落島煙浮。 白鹿通夷國,黃雲滿戍樓。 南征斷消息,橫吹不勝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小岞(zuò):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孤城:孤立無援的城池。
  • 萬壑:形容山谷衆多。
  • 島煙:島上的霧氣。
  • 白鹿:傳說中的神獸,這裏可能指代某種吉祥的象徵。
  • 夷國:古代對邊遠民族或外國的稱呼。
  • 黃雲:黃色的雲,常用來形容邊塞的景象。
  • 戍樓: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 南征:指南方的軍事行動。
  • 橫吹:橫笛,這裏指橫笛吹奏的曲調。

翻譯

在孤城日暮時分,我倚劍而立,登上高臺,四周是秋天的萬壑。潮水退去,沙岸顯得更加狹小,月亮落下,島上的霧氣浮動。傳說中的白鹿通向了邊遠的國家,黃色的雲彩充滿了戍樓。南方的征戰消息斷絕,橫笛的曲調無法消解我的憂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塞孤城的秋日景象,通過「孤城」、「萬壑」、「島煙」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孤寂和淒涼的氛圍。詩中「白鹿通夷國,黃雲滿戍樓」運用了象徵和比喻,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深度。結尾的「南征斷消息,橫吹不勝愁」則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戰事的憂慮和無法排遣的愁緒,體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時局的關切。

葉春及

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爲鄖陽同知,入爲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