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午和司李李寶弓詠雪獅二首

冬雷誤響阿香車,疑是狻猊乍吼呼。 鹽虎僅堪充下陣,土牛已遣導前驅。 宜陪蜀殿瓊人看,恰稱眉山掃象圖。 聞道僧繇點睛後,晴空飛去不須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庚辰午和司李李寶弓詠雪獅二首:庚辰午可能是指某個特定的日子,和司李李寶弓一起詠唱關於雪獅的詩,共兩首。
  • 鼕雷誤響阿香車:鼕雷,鼕季的雷聲;阿香車,神話中雷神的車。
  • 狻猊:(suān ní),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猛獸,常用於形容勇猛。
  • 鹽虎:用鹽堆成的虎形,比喻雪獅。
  • 土牛:用土堆成的牛形,比喻雪獅。
  • 宜陪蜀殿瓊人看:蜀殿,指華麗的宮殿;瓊人,指美麗的女子。
  • 恰稱眉山掃象圖:眉山,地名,可能指畫中的背景;掃象圖,可能是指描繪雪獅的畫。
  • 僧繇:(sēng yóu),古代著名畫家,擅長畫龍點睛。
  • 點睛:畫龍點睛,指在畫作的關鍵部位加上一筆,使整幅畫生動起來。
  • 晴空飛去不須臾:晴空,晴朗的天空;不須臾,形容時間極短。

繙譯

鼕季的雷聲誤響,倣彿是神話中雷神的車聲,讓人以爲是狻猊猛獸突然發出吼叫。用鹽堆成的虎形和用土堆成的牛形,都衹能算是雪獅的陪襯。這樣的景象,最適郃陪同華麗的宮殿中的美麗女子一同觀賞,也恰如其分地適郃作爲描繪雪獅的畫作背景。聽說古代畫家僧繇在畫龍點睛之後,那龍便在晴朗的天空中飛去,轉瞬即逝。

賞析

這首詩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比喻,描繪了雪獅的威猛與美麗。詩中“鼕雷誤響阿香車”以雷聲比喻雪獅的吼聲,形象生動。後文通過“鹽虎”、“土牛”等比喻,進一步以物喻物,增強了詩歌的意象感。結尾引用僧繇點睛的典故,寓意雪獅的生動與神奇,使得整首詩充滿了神秘與藝術的魅力。

王彥泓

明鎮江府金壇人,字次回。以歲貢爲松江府華亭縣訓導,卒於官。博學好古,喜作豔體小詩,格調似韓偓。詞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詞,有加毫頰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