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己韜仲齋頭談詩聽曲把酒焚香之樂可計日待也先成一詩以堅來約並呈孝先時秋試甫竣
每坐高齋夕陽到,愁悰詩字互相商。
清歌聽久蛾投燭,家釀嘗新蟹就糖。
鯖鮓祕傳醒酒訣,荔鬆添撰和香方。
如今喜弛交談禁,定許狂儔盡意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耑己:人名,指詩人的朋友。
- 韜仲:人名,指詩人的朋友。
- 孝先:人名,指詩人的朋友。
- 鞦試:指科擧考試中的鞦闈,即鞦季擧行的考試。
- 甫竣:剛剛結束。
- 愁悰(chóu cóng):憂愁的心情。
- 詩字:指詩歌。
- 清歌:清脆悅耳的歌聲。
- 蛾投燭:比喻飛蛾撲火,這裡形容歌聲吸引人,如同飛蛾被燭光吸引。
- 家釀:自家釀制的酒。
- 蟹就糖:指喫蟹時蘸糖,是一種特別的喫法。
- 鯖鮓(qīng zhǎ):一種魚類,這裡指用這種魚制成的食品。
- 醒酒訣:解酒的方法。
- 荔松:荔枝和松子,這裡指用這兩種食材制成的食品。
- 和香方:調香的配方。
- 弛交談禁:放松了交談的限制。
- 狂儔(kuáng chóu):放縱的朋友。
繙譯
每儅高齋的夕陽照進屋內,我便與憂愁的心情和詩歌相互商量。 清脆的歌聲聽久了,如同飛蛾被燭光吸引,自家釀制的酒配上蟹肉蘸糖,味道獨特。 秘傳的鯖鮓解酒方法,荔枝和松子增添的調香配方。 如今我們放松了交談的限制,定能讓放縱的朋友們盡情狂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朋友們在高齋中享受詩歌、音樂、美食的愉悅時光。詩中“愁悰詩字互相商”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又展現了詩歌創作的過程。後文通過“清歌”、“家釀”、“蟹就糖”等生動細節,勾勒出一幅文人雅集的圖景。結尾的“弛交談禁”和“狂儔盡意狂”則透露出一種放松和自由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相聚時光的期待和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