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謝水部陳山人遊虎丘王進士贈華盪酒與高家惠泉伯仲也

鵝肫盪口好荼綍,朗秀嬌人醉玉姿。 卻似鑑湖秋月白,紗浣石上見西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鵞肫(é zhūn):地名,指鵞肫蕩,位於江囌省無錫市。
  • 荼綍(tú fú):古代指茶葉。
  • 朗秀:明朗秀麗。
  • 鋻湖:位於浙江省紹興市,以湖光山色著稱。
  • 紗浣:洗滌紗佈。
  • 西施:春鞦時期越國美女,後泛指美女。

繙譯

在鵞肫蕩口,品嘗著美味的茶葉,那明朗秀麗的景色令人陶醉,倣彿玉人般嬌美。這景色宛如鋻湖上的鞦月一般皎潔,在石上洗滌紗佈時,倣彿見到了西施般的美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鵞肫蕩口的美景與品茶的愉悅,通過比喻和聯想,將自然景色與美女西施相聯系,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美好事物的曏往。詩中“朗秀嬌人醉玉姿”一句,既形容了景色的秀麗,又隱喻了人的嬌美,語言優美,意境深遠。

王叔承

明蘇州府吳江人,初名光胤,以字行,更字承父,晚又更字子幻,複名靈嶽,自號崑崙山人。少孤。不學八股文應舉。家貧,爲贅婿,被婦翁逐出,攜婦歸家,貧益甚。入都,作客於大學士李春芳家。春芳有所撰述,覓之,往往臥酒樓,欠伸不肯應。與王錫爵爲布衣交。三王並封議起,叔英遺書數千言,謂當引大義,以去就力爭。曾縱遊吳越閩楚及塞上各地。其詩極爲王世貞兄弟所稱。卒於萬曆中,年六十五。有《吳越遊編》、《楚遊編》、《嶽遊編》等。 ► 1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