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漉篇

獨漉濁水江,水濁菱葉青。不畏濁水寒,但畏濁水腥。 水腥魚亂,蝦蟹相半。風起月黃,菱葉苦絆。東家孤兒西家婦,夜聞啼聲旦拍手。 寶刀舊結幷州豪,春風日醉新豐酒。耐可死濁水中,不能宿秋草陌。 揮刀難割空中煙,長嘆流光坐閒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獨漉:獨自渡過。漉,渡過。
  • 菱葉:菱的葉子。菱,一種水生植物,果實爲菱角。
  • :魚、肉等發出的難聞氣味。
  • 蝦蟹相半:蝦和蟹各佔一半,形容水中的生物混雜。
  • 月黃:月光昏黃。
  • 苦絆:困擾,束縛。
  • 孤兒:失去父母的兒童。
  • :早晨。
  • 幷州豪:幷州的豪傑。幷州,古代地名,今山西省一帶。
  • 新豐酒:新豐產的美酒,新豐是古代著名的酒鄉。
  • 耐可:寧願。
  • 宿:過夜。
  • 秋草陌:秋天的草地小路。
  • 空中煙:比喻無法觸及的事物。
  • 流光:流逝的時光。
  • 閒擲:白白浪費。

翻譯

獨自渡過渾濁的江水,水雖渾濁,菱葉卻依舊青翠。不怕濁水的寒冷,只怕濁水散發的腥味。 水中魚兒混亂,蝦蟹各佔一半。風起時,月光昏黃,菱葉成了困擾。東家的孤兒和西家的婦人,夜裏聽到哭聲,早晨卻拍手歡笑。 寶刀曾與幷州的豪傑結緣,春風中每日沉醉於新豐的美酒。寧願死在這濁水之中,也不願在秋草的小路上過夜。 揮刀卻難以割斷空中的煙霧,只能長嘆時光白白流逝。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獨自渡過濁水江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感受和無奈心情。詩中,「濁水」象徵着混亂和不安定的社會環境,而「菱葉青」則暗示了即使在惡劣環境中,仍有生命力頑強的事物存在。詩人對濁水腥味的厭惡,反映了其對社會腐敗和不公的反感。後文通過孤兒和婦人的對比,以及對幷州豪傑和新豐酒的懷念,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困境的無奈。最後,詩人以揮刀難割空中煙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對無法改變現狀的無力感和對時光流逝的惋惜。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對理想的執着追求。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