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田豐:東漢末年袁紹的謀士,因力諫袁紹不要與曹操在官渡決戰而被殺。
- 官渡:地名,位於今河南省,是曹操與袁紹決戰的地方。
- 鴟夷:古代盛酒的皮囊,這裏指范蠡,他是春秋時期越國的大夫,曾輔佐越王勾踐復國。
- 夫椒:地名,位於今江蘇省,是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擊敗的地方。
- 水窮山盡:比喻到了絕境。
- 墜石狂潮:比喻不可挽回的災難。
翻譯
田豐在官渡之戰中因力諫而被殺,范蠡在夫椒之敗時未能勸阻。 不到絕境,難以挽回那如墜石狂潮般的災難。
賞析
這首詩通過歷史典故,表達了作者對忠臣義士在關鍵時刻未能挽回敗局的遺憾。詩中「田豐死爭官渡」和「鴟夷不諫夫椒」兩個典故,分別描繪了田豐和范蠡的悲劇,他們雖有遠見卓識,卻未能改變歷史的走向。後兩句「未到水窮山盡,難回墜石狂潮」則深刻地表達了在未到絕境之前,人們往往難以意識到災難的嚴重性,一旦事態發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便如同墜石狂潮,無法阻止。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洞察和對忠臣義士命運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