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徐舍人

嗟君何事獨沾裳,聞着烏啼黯自傷。 池上薇花空浸月,堂前萱草不禁霜。 燕山雪作愁時鬢,楚水猿爲客裏腸。 見說王裒廬墓處,滿林衰柏淚痕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iē):嘆息。
  • 沾裳:淚水沾溼衣裳。
  • 烏啼:烏鴉的叫聲。
  • (àn):心情沉重。
  • 薇花:一種植物,這裏指花。
  • 浸月:月光照耀。
  • 萱草:一種植物,古人認爲可以忘憂。
  • 禁霜:經受不住霜凍。
  • 燕山:山名,位於今河北省北部。
  • 楚水:指楚地的河流。
  • :猿猴。
  • 王裒(póu):人名,東漢末年人,以孝聞名。
  • 廬墓:古人守孝時在墓旁搭建的簡陋住所。
  • 衰柏:枯萎的柏樹。
  • 淚痕蒼:淚水留下的痕跡顯得蒼老。

翻譯

唉,你爲何獨自嘆息,淚水沾溼了衣裳, 聽到烏鴉的啼叫,心中不禁感到沉重。 池邊的薇花在月光下顯得空蕩, 堂前的萱草也承受不住霜凍的侵襲。 燕山的雪彷彿是憂愁時增添的白髮, 楚水的猿聲如同客居他鄉的腸斷。 聽說王裒在墓旁守孝的地方, 滿林的枯柏上,淚痕顯得格外蒼老。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徐舍人的深切同情和哀傷。詩中通過烏啼、薇花、萱草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哀傷的氛圍。燕山雪、楚水猿的比喻,更是加深了這種情感的表達。結尾提到王裒廬墓處的衰柏和淚痕,不僅是對徐舍人境遇的同情,也是對人生無常、世事滄桑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進(一作江陰)人,移居蘇州,字伯谷,號玉遮山人。十歲能詩,既長,名滿吳會。吳門自文徵明後,風雅無定屬,稚登嘗及徵明門,遙接其風,擅詞翰之席者三十餘年,爲同時代布衣詩人之佼佼者。閩粵人過蘇州者,雖商賈亦必求見乞字。萬曆中徵修國史,未上而史局罷。曾編散曲爲《吳騷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吳郡丹青志》、《奕史》《吳社編》及《尊生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