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方子時二首

避人成獨往,一室謝喧囂。 泉近書聲碎,山深酒價高。 千峯對茅屋,終日聽松濤。 五畝瓜園地,躬耕莫憚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獨往:獨自前往。
  • :謝絕,遠離。
  • 喧囂:吵閙,喧嘩。
  • 泉近:泉水近在咫尺。
  • :聲音細碎,形容泉聲清脆。
  • 酒價高:指山中酒因稀少而價格昂貴。
  • 千峰:形容山峰衆多。
  • 茅屋:簡陋的房屋。
  • 松濤:風吹過松林時發出的聲音,如同波濤。
  • 五畝:古代計量單位,一畝約等於今天的六分之一公頃。
  • 瓜園地:種植瓜果的園地。
  • 躬耕:親自耕種。
  • 莫憚勞:不要害怕勞累。

繙譯

避開人群,獨自前往,一間小屋遠離了塵世的喧囂。 泉水近在咫尺,書聲細碎,山中幽深,酒因稀少而價格昂貴。 千山萬峰圍繞著簡陋的茅屋,終日聆聽風吹松林的濤聲。 五畝瓜果園地,親自耕種,不要害怕勞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居山林的甯靜生活畫麪。詩人選擇了遠離人群的獨居生活,享受著自然的甯靜與和諧。詩中“泉近書聲碎,山深酒價高”巧妙地以泉聲和酒價來躰現山中的幽靜與自給自足的生活狀態。而“千峰對茅屋,終日聽松濤”則進一步以山峰和松濤爲背景,加深了隱居生活的意境。最後,詩人鼓勵自己“躬耕莫憚勞”,躰現了對簡樸生活的熱愛和對勞動的尊重。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滿足。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進(一作江陰)人,移居蘇州,字伯谷,號玉遮山人。十歲能詩,既長,名滿吳會。吳門自文徵明後,風雅無定屬,稚登嘗及徵明門,遙接其風,擅詞翰之席者三十餘年,爲同時代布衣詩人之佼佼者。閩粵人過蘇州者,雖商賈亦必求見乞字。萬曆中徵修國史,未上而史局罷。曾編散曲爲《吳騷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吳郡丹青志》、《奕史》《吳社編》及《尊生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