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問歐楨伯後人

五柳先生舊業荒,菊鬆雖在壑無光。 夜臺安得傳雙鯉,春水聊馮問五羊。 未識何人銘有道,已知生子勝中郎。 欲將匣裏魚腸劍,解去孤墳掛白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柳先生:指東晉詩人陶淵明,因其《五柳先生傳》中自述家門前有五棵柳樹,故稱。
  • 夜臺:指墳墓,因爲墓穴深邃,不見天日,如同夜晚。
  • 雙鯉:古代書信的代稱,因書信藏在鯉魚形的木函中。
  • 春水:春天的河水,常用來象徵生機和希望。
  • 五羊:指廣州,因廣州古稱五羊城。
  • 有道:有德行的人。
  • 中郎:古代官職名,這裏可能指有才能的人。
  • 魚腸劍:古代名劍,傳說能藏於魚腹中,故名。
  • 白楊:樹名,常植於墓地,象徵哀思。

翻譯

五柳先生的舊業已經荒廢,雖然菊花和松樹還在,但山谷中已無往日的光彩。 在墳墓中如何能傳遞書信,春天的河水只能讓我詢問遠方的五羊城。 不知道誰會爲有德行的人銘刻紀念,但已知他的後代勝過有才能的中郎。 我想將匣中的魚腸劍,解下來掛在孤墳旁的白楊樹上。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歐楨伯後人的思念與關切。詩中,「五柳先生」暗喻歐楨伯,其舊業荒廢象徵着友人的離世。詩人通過「夜臺」、「雙鯉」等意象,表達了無法與逝者溝通的無奈。後兩句則轉爲對友人後代的期望,希望他們能超越前人,有所成就。最後,詩人想以魚腸劍掛在白楊上,寄託哀思,也表達了對友人深厚的情誼。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進(一作江陰)人,移居蘇州,字伯谷,號玉遮山人。十歲能詩,既長,名滿吳會。吳門自文徵明後,風雅無定屬,稚登嘗及徵明門,遙接其風,擅詞翰之席者三十餘年,爲同時代布衣詩人之佼佼者。閩粵人過蘇州者,雖商賈亦必求見乞字。萬曆中徵修國史,未上而史局罷。曾編散曲爲《吳騷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吳郡丹青志》、《奕史》《吳社編》及《尊生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