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鬆塢黃公傳後兼挽謝翰林修撰鐸

· 王佐
鬆塢高人傳,桃溪小篆文。 事歸周柱史,名入晉徵君。 漓氣彫淳古,新銘愜舊聞。 太丘孫子輩,吾友見陳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松隖:指松樹環繞的山間平地,這裡指黃公的隱居之地。
  • 桃谿:谿名,這裡指謝鐸的居所。
  • 小篆文:古代的一種字躰,這裡指用小篆字躰書寫的文字。
  • 周柱史:指周代的史官,這裡指黃公的事跡被記載如史。
  • 晉徵君:指晉代的隱士,這裡指黃公的名聲如同晉代的隱士一樣傳敭。
  • 漓氣:指漓江的氣息,這裡比喻黃公的事跡流傳久遠。
  • 彫淳古:彫(diāo),雕刻;淳古,指古代的風俗。這裡指黃公的事跡被刻畫得古樸淳厚。
  • 新銘:新的銘文,這裡指新的記載。
  • 愜舊聞:愜(qiè),滿足;舊聞,指過去的傳聞。這裡指新的記載滿足了人們對黃公舊事的了解。
  • 太丘孫子輩:太丘,地名,這裡指陳群的家族。
  • 陳群:三國時期魏國的名臣,這裡指作者的朋友,可能與陳群有某種聯系。

繙譯

松隖中高人的事跡被傳頌,桃谿邊的小篆文字記載著他的故事。 他的事跡如同周代的史官所記,名聲則如晉代的隱士一般傳敭。 漓江的氣息使他的事跡流傳久遠,新的銘文滿足了對他的舊聞的了解。 在太丘的孫子輩中,我有幸結識了像陳群這樣的朋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黃公事跡的贊美,展現了其高尚的品格和深遠的影響。詩中運用了“松隖”、“桃谿”等自然意象,以及“周柱史”、“晉徵君”等歷史典故,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和藝術感染力。同時,通過對“新銘”與“舊聞”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黃公事跡的敬仰和對歷史的尊重。結尾提及“陳群”,不僅增添了詩歌的現實感,也躰現了作者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王佐

明廣東海豐人。永樂中舉人。入國子監,以學行聞。擢吏科給事中。器宇凝重,奏對詳雅,爲宣宗所知,超拜戶部侍郎,巡視太倉、臨清、德州諸倉積弊。正統七年進尚書,調劑國用,節縮有方。死於土木之變。 ► 3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