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墓

· 王佐
揮毫欲寫周公瑾,江左誰當不世雄。 料敵未煩玄德慮,運籌常與仲謀同。 吳人醉在醇醪裏,漢賊魂沉燥荻中。 今日巴丘一坯土,尚應千載賞英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揮毫:揮動毛筆。
  • 周公瑾:即周瑜,三國時期吳國名將。
  • 江左: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即今江蘇省一帶。
  • 不世雄:非凡的英雄。
  • 料敵:預測敵人的行動。
  • 玄德:劉備的字。
  • 運籌:策劃,制定策略。
  • 仲謀:孫權的字。
  • 醇醪(chún láo):美酒。
  • 漢賊:指曹操,當時被視爲篡漢的賊。
  • 燥荻(zào dí):乾枯的蘆葦。
  • 巴丘:地名,周瑜墓所在地。
  • 一坯土:一堆土,指墳墓。
  • 英風:英勇的風範。

翻譯

我揮動毛筆想要描繪周公瑾的英姿,江左之地,誰能比得上這位非凡的英雄。他預測敵人的行動,無需劉備擔憂,他的策略總是與孫權不謀而合。吳國人民沉醉在美酒之中,而曹操的魂魄則被幹枯的蘆葦所困。如今,巴丘之地只剩下一堆土,但千百年來,人們仍然在讚美他的英勇風範。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周瑜的英勇與智謀。詩中,「揮毫欲寫周公瑾」一句,即表達了詩人對周瑜的敬仰之情。通過「料敵未煩玄德慮,運籌常與仲謀同」的描繪,凸顯了周瑜在軍事上的高超才能和與孫權的默契配合。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吳國人民的安樂與曹操的困境,進一步突出了周瑜的功績。結尾「尚應千載賞英風」,則是對周瑜英勇風範的永恆讚美。

王佐

明廣東海豐人。永樂中舉人。入國子監,以學行聞。擢吏科給事中。器宇凝重,奏對詳雅,爲宣宗所知,超拜戶部侍郎,巡視太倉、臨清、德州諸倉積弊。正統七年進尚書,調劑國用,節縮有方。死於土木之變。 ► 3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