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 問劉存孺索香橙

秋光已盡。月也幽香褪。只有霜膏團紫暈。仙霧蘭漿深醞。 小窗讀易初晴。藥爐風軟煙輕。莫遣先生午睡,憑教鼻觀惺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霜膏:指霜降後凝結的露水,這裏比喻香橙的汁液。
  • 團紫暈:形容香橙皮上的紫色斑點,如同暈染一般。
  • 仙霧蘭漿:比喻香橙的香氣和汁液,如同仙境中的霧氣和美酒。
  • 藥爐:煎藥的爐子,這裏指煎藥的場景。
  • 鼻觀:指嗅覺的感受。
  • 惺惺:清醒,這裏指被香氣喚醒。

翻譯

秋天的景色已經消逝,月亮的光輝也失去了幽香。只剩下霜降後的露水,像是紫色的暈染,凝聚在香橙上。這香橙的香氣和汁液,彷彿是仙境中的霧氣和美酒,經過深度的醞釀。

在小窗邊,初次晴朗的日子裏閱讀易經,藥爐中的風輕輕吹過,煙霧繚繞。不要讓先生在午間沉睡,讓他憑藉這香氣的喚醒,保持清醒的嗅覺感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深秋的靜謐景象,通過對香橙的細膩描寫,展現了其獨特的魅力。詩中「霜膏團紫暈」形象地描繪了香橙的外觀,而「仙霧蘭漿深醞」則賦予了香橙一種神祕而高貴的氣質。後兩句則通過藥爐和鼻觀的描寫,巧妙地表達了香橙香氣對人的影響,使得整首詩充滿了生活的情趣和哲理的思考。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