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平:古地名,在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
- 秦坑殺:指秦國在長平之戰中大敗趙國,坑殺趙軍四十萬人的歷史事件。
- 魚死濁流中:比喻無辜者被害。
- 祭:祭祀。
- 乘時獺:指趁機捕魚的獺。
- 生坑:指活埋。
- 眢井:枯井。
- 蟾蜍:俗稱癩蛤蟆。
繙譯
長平之戰,秦國一夜之間坑殺了十萬趙軍。就像魚兒死在汙濁的水流中,連趁機捕魚的獺都不會祭祀它們。 死後的坑埋竝不是最可怕的,活埋才是真正的惡行。就像蟾蜍被埋在枯井裡,想要跳出來卻衹有三條腿能動。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長平之戰的慘烈場景,揭示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醜惡。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如“魚死濁流中”和“眢井埋蟾蜍”,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同時,通過對“死坑”和“生坑”的對比,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對戰爭暴行的譴責和對生命的尊重。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歷史的反思和對人性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