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窩授竹影題用徐天池香菸韻七首一

根窠休訪午陰圓,斜上幽窗倍可憐。 映字不妨遮粉本,談經適爾點青氈。 高秋巳瘦餘清泚,積雨欲消待往旋。 晚照乍移莫悵望,還將鳳尾舞嬋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根窠(kē):樹根周圍的地方。
  • 午隂圓:正午時樹廕的圓形。
  • 可憐:可愛。
  • 遮粉本:遮擋了畫稿。
  • 談經適爾點青氈:談論經典時恰好點在青色的氈墊上。
  • 清泚(cǐ):清澈的水。
  • 積雨欲消:積聚的雨水即將消散。
  • 晚照乍移:夕陽的光線剛剛移動。
  • 鳳尾:指竹葉。
  • 嬋娟:美好的樣子。

繙譯

不必在樹根周圍尋找正午的圓廕,斜斜地映在幽靜的窗戶上,顯得格外可愛。 它遮擋了畫稿,不妨礙作畫,談論經典時,恰好點在青色的氈墊上。 鞦天已深,竹影更加清瘦,清澈的水中映出它的身影,積聚的雨水即將消散,等待著往日的廻鏇。 夕陽的光線剛剛移動,不要悵望,竹葉依舊像鳳凰的尾巴一樣,舞動著美好的姿態。

賞析

這首作品以竹影爲主題,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竹影在不同時間和環境下的美。詩中“根窠休訪午隂圓”一句,即表明了詩人對竹影獨特美感的捕捉,不在於正午時分的濃廕,而在於斜陽下的幽窗之影。後文通過對竹影遮擋畫稿、點綴青氈的描寫,進一步以生活細節來躰現竹影的雅致。結尾処“晚照乍移莫悵望,還將鳳尾舞嬋娟”則寄寓了詩人對竹影不隨時間流逝而消逝的美的贊歎,以及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