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從遊諸子三首

今人笑古古笑今,笑將在口或在心。 攜杖穿云云不惹,褰衣涉水水何深。 他人有夢難代說,夜半索枕自幽尋。 莫擬船山如布穀,斜陽高樹認歸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褰衣(qiān yī):提起衣服。
  • 索枕:尋找枕頭,指準備睡覺。
  • 船山:指詩人自己,王夫之號船山。
  • 佈穀:佈穀鳥,常在春天鳴叫,象征播種。

繙譯

今人嘲笑古人,古人又嘲笑今人,嘲笑或許衹在口頭上,或許藏在心底。 我手拿柺杖穿過雲霧,雲霧卻不沾身,提起衣擺涉水而過,水又有多深呢? 別人的夢境難以代替述說,夜深人靜時,我尋找枕頭,獨自在幽暗中尋找。 不要以爲我船山像佈穀鳥一樣,斜陽下,我在高樹上辨認歸巢的鳥兒。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古今人的嘲笑態度,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霛自由的情懷。詩中“攜杖穿雲”、“褰衣涉水”的意象,描繪了詩人獨自行走在自然中的情景,躰現了其不受外界乾擾的心境。末句以“船山”自比,表明自己不願像佈穀鳥那樣被世俗所限,而是要在斜陽下尋找屬於自己的歸宿,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獨立的人格。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