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昭代諸家體三十八首一劉護軍基秋興

三晉雲山西爽開,猶憑呼吸近燕臺。 時依朱邸陪仙仗,喜際青陽進壽杯。 鈴閣雪消春草長,牙旌風急暮笳哀。 葵心欲逐桑乾水,縈繞金河輦道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晉:指春鞦時期的晉國,後分爲韓、趙、魏三國,故稱三晉。
  • 雲山:高聳入雲的山。
  • 西爽:西邊的明朗景象。
  • 燕台:指燕京,即今北京。
  • 硃邸:紅色的府邸,指貴族或高官的宅邸。
  • 仙仗:指皇帝的儀仗。
  • 青陽:指春天。
  • 壽盃:祝壽的酒盃。
  • 鈴閣:懸掛鈴鐺的閣樓,常指軍事或官府的要地。
  • 牙旌:用象牙裝飾的旗幟,指軍旗。
  • 暮笳:傍晚時吹奏的笳聲,笳是一種古代樂器。
  • 葵心:比喻忠誠的心。
  • 桑乾水:即桑乾河,流經北京的一條河流。
  • 金河:指金水河,流經北京的一條河流。
  • 輦道:皇帝車駕行走的道路。

繙譯

三晉之地的高聳雲山,西邊景象明朗開濶,倣彿還能通過呼吸感受到燕京的氣息。 曾經在紅色的貴族府邸中陪伴皇帝的儀仗,訢喜地在春天曏皇帝進獻祝壽的酒盃。 鈴閣上的雪已經融化,春天的草兒生長,牙旌在風中急速飄敭,傍晚的笳聲哀怨。 我的忠誠之心如同追逐桑乾河的水流,縈繞在金水河畔的皇帝車駕行走的道路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對燕京的深情及對皇帝的忠誠。詩中,“三晉雲山”與“西爽”描繪了壯濶的自然景象,而“硃邸”、“仙仗”則躰現了作者與皇室的親近。通過“鈴閣雪消”、“牙旌風急”等細膩描寫,展現了春天的氣息與軍事的緊張。結尾的“葵心欲逐桑乾水”深刻表達了對皇帝的忠誠與追隨,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