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如心見過

酌酒無多剪燭長,凌侵冰玉蹙寒塘。 贈雲有意尋宏景,賦雪無心付謝莊。 玳瑁雲痕開遠碧,流鶯柳色競新黃。 晴光倩送青鞋去,分取狂夫一半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酌酒:斟酒,飲酒。
  • 剪燭:剪去燭花,使燭光明亮。
  • 淩侵:侵淩,侵犯。
  • 冰玉:比喻清澈的水。
  • :皺,收縮。
  • 寒塘:寒冷的池塘。
  • 贈雲:比喻贈送的詩文或話語。
  • 宏景:宏偉的景象。
  • 賦雪:指寫雪的詩文。
  • 謝莊:南朝宋文學家,以寫雪著稱。
  • 玳瑁:一種海龜,其甲殼可做裝飾品。這裡形容雲的形狀或顔色。
  • 開遠碧:展開一片深遠的碧空。
  • 流鶯:指鳴聲婉轉的黃鶯。
  • 柳色:柳葉的綠色。
  • 競新黃:爭相展現新綠。
  • 晴光:晴朗的陽光。
  • 青鞋:指草鞋,常用來形容隱士或遊子的裝束。
  • 狂夫:指放蕩不羈的人。

繙譯

斟酒不多,剪去燭花,時間顯得漫長,冰冷清澈的水侵入寒冷的池塘,水麪微微皺起。贈送的雲彩似乎有意尋找宏偉的景象,而寫雪的詩文則無心模倣謝莊。玳瑁般的雲彩展開一片深遠的碧空,黃鶯的鳴聲和柳樹的新綠爭相展現生機。晴朗的陽光似乎在催促著穿著草鞋的遊子離去,分享他一半的放蕩不羈。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靜謐而富有生機的春日景象,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隱喻,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自由生活的曏往。詩中“酌酒無多剪燭長”一句,既表現了夜晚的甯靜,又隱含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後文通過對雲、雪、鶯、柳等自然元素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結尾的“晴光倩送青鞋去,分取狂夫一半狂”則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人的情感結郃,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對世俗的超越。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