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碧山:青山。
- 草堂:隱士所居住的簡陋茅屋。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 松竹陰森:松樹和竹子茂密,形成陰涼。
- 澗壑:山間的水溝。
- 白社:指隱居的地方。
- 三徑:指隱士居住的地方,也泛指隱居生活。
- 青苔:生長在潮溼地方的綠色苔蘚。
- 簪纓:古代官員的頭飾和帽飾,代指官職。
- 浪跡:漫無目的地遊蕩。
- ?鶴:指野生的鶴。
- 移文:指官職的調動。
翻譯
我的草堂遠遠地依傍着青翠的山巒而建,松樹和竹子茂密,山間的水溝迴環。偶然間,我誤入了官場,辭別了隱居之地,心中預知那隱居的小徑上定已長滿了青苔。我內心的幽靜情懷不願被官場的繁瑣所累,寧願漫無目的地遊蕩,讓野生的鶴兒去猜測我的行蹤。將來有一天,當我功成身退,不會辜負這片山水,那時再有人想要調動我的官職,也請不要爲此而來打擾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詩中「草堂遙傍翠微開」一句,即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山水的熱愛,而「偶誤一官辭白社」則表達了詩人對誤入官場的無奈。後兩句「幽情未許簪纓累,浪跡從教?鶴猜」更是深刻地表達了詩人不願被官場束縛,嚮往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對功名利祿的超然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