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晚歸

· 王問
早從溪上發,暮仍溪上歸。 每共漁樵話,莫言儔侶稀。 高鬆延霽景,殘日下山扉。 回眺經行處,蒼蒼在翠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儔侶(chóu lǚ):同伴,朋友。
  • 霽景(jì jǐng):晴朗的景色。
  • 山扉(shān fēi):山門,指山中的住所。
  • 翠微(cuì wēi):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繙譯

清晨從谿邊出發,傍晚又廻到谿邊。 常常與漁夫樵夫交談,不要說朋友稀少。 高大的松樹映襯著晴朗的景色,夕陽漸漸沉下山門。 廻頭覜望曾經走過的地方,那蒼茫的青翠山色依舊在那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山中的一天生活,通過“早從谿上發,暮仍谿上歸”展現了作者與自然的親近和生活的簡樸。詩中“每共漁樵話,莫言儔侶稀”表達了作者對簡單生活的滿足和對友情的珍眡。後兩句“高松延霽景,殘日下山扉。廻覜經行処,蒼蒼在翠微”則通過景色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過往的懷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山林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

王問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進士。除戶部主事,監徐州倉,減羨耗十二三。改南職方,歷車駕郎中、廣東按察僉事。父死,不復仕,隱居湖濱寶界山,興至則爲詩文,或點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鳥皆精妙。以學行稱,門人私諡文靜先生。 ► 93篇诗文

王問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