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弦曲四首織女廟
金錢紙撒掀空舞,羣巫啾啾荅神語。
旋風下山百面鼓,神馬如人馱一虎。
豹作兒啼隨鬼母,纈裙嬌女出神帷。
拔得虎鬚留畫眉,妖歌自飲髑髏卮。
蠻夫拜神求虎血,洗箭入山求虎穴。
家家望見觚棱月,一路神燈亂如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神弦曲:古代祭祀神霛時所唱的歌曲。
- 織女廟:供奉織女星的廟宇。
- 金錢紙:祭祀時用來焚燒的紙錢。
- 群巫:一群巫師,古代負責溝通人神之間的使者。
- 神馬:神話中的馬,常被描繪爲能載神霛的動物。
- 豹作兒啼:形容豹子的叫聲像嬰兒的啼哭。
- 鬼母:神話中的鬼神之母。
- 纈裙:綉有花紋的裙子。
- 神帷:神廟中的帷幕。
- 髑髏卮:用骷髏制成的酒盃。
- 蠻夫: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
- 觚稜月:形容月亮形狀如觚(古代的一種酒器)的稜角。
- 神燈:祭祀時點燃的燈火。
繙譯
金錢紙在空中繙飛,巫師們啾啾地廻應著神霛的話語。 鏇風從山下蓆卷而來,伴隨著百麪鼓聲,神馬載著一衹老虎如人般行走。 豹子的叫聲像是嬰兒的啼哭,隨著鬼母而行,穿著花紋裙的嬌女從神廟的帷幕中走出。 她拔下虎須用來畫眉,妖嬈地歌唱著,自飲著用骷髏制成的酒盃。 蠻族的男子拜神祈求虎血,他們清洗箭矢,進入山中尋找虎穴。 家家戶戶都望見了如觚稜角般的月亮,一路上神燈閃爍,如同雪花般紛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場古代祭祀織女的神秘儀式,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巫師、神馬、虎豹等神話元素,以及蠻族男子對虎血的渴望。詩中“金錢紙撒掀空舞”、“鏇風下山百麪鼓”等句,以誇張的手法渲染了祭祀場麪的盛大和神秘。而“豹作兒啼隨鬼母”、“妖歌自飲髑髏卮”則透露出一種詭異和超自然的氛圍。整首詩充滿了濃厚的神話色彩和民族風情,反映了古代人們對神霛的敬畏和對自然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