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澤民秀野軒圖

· 王彝
古苔十畝青山麓,窈窕幽華映深竹。 中有高人晝掩扉,嫋嫋藤梢上書屋。 清風出谷灑秋香,返照穿林破春綠。 不省睢陽畫裏看,曲路經丘杖藜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窈窕(yǎo tiǎo):形容山水深遠曲折。
  • 幽華:幽深而美麗。
  • 返照:夕陽的餘暉。
  • 睢陽:地名,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古時爲文化名城。
  • 畫裡看:比喻景色如畫。
  • 曲路:曲折的小路。
  • 經丘:經過小山丘。
  • 杖藜:拄著藜杖,指行走。

繙譯

在青山腳下,有十畝古老的苔蘚,那裡山水深遠而美麗,映襯著幽深的竹林。 高人白天緊閉門戶,藤蔓輕輕纏繞著書屋。 清風從山穀中吹出,帶著鞦天的香氣,夕陽的餘暉穿透林間,照亮了春天的綠意。 我倣彿不在睢陽的畫中觀賞,而是沿著曲折的小路,經過小山丘,拄著藜杖,行走得十分熟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靜的山野景象,通過“古苔”、“青山”、“深竹”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遠離塵囂的甯靜氛圍。詩中“高人晝掩扉”一句,既表現了高人的隱逸生活,也增添了詩境的神秘感。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如“清風出穀灑鞦香”、“返照穿林破春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精湛的藝術表現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美景的熱愛。

王彝

元明間蘇州府嘉定人,先世東蜀人,字常宗,號嬀蜼子。少孤貧,讀書天台山中,師事王貞文,得蘭溪金履祥之傳。洪武初以布衣召修《元史》,薦入翰林。乞歸後,常爲知府魏觀作文,觀得罪,連坐死。曾著論力詆楊廉夫,以爲文妖。有《三近齋稿》、《王常宗集》。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