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酒醒夜堂涼,雨過湘簾卷。時見流螢度短牆,乍近依然遠。 欲睡更遲徊,徙倚闌干遍。不覺西樓闕月斜,寂寞桐陰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蔔算子:詞牌名,又名“蔔算子令”“百尺樓”等。
  • 文徵明: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
  • 湘簾:用湘妃竹(即斑竹)制成的簾子。
  • 流螢:飛行的螢火蟲。
  • 短牆:矮牆。
  • 遲徊:徘徊,猶豫不決。
  • 徙倚:徘徊,流連不去。
  • 闌乾:欄杆。
  • 闕月:殘月。
  • 桐隂:梧桐樹的隂影。

繙譯

酒醒後,夜晚的堂屋裡感到一絲涼意,雨已經停了,湘簾被卷起。不時看到流螢飛過矮牆,它們剛靠近又似乎遠去。 想要再次入睡,卻猶豫不決,徘徊在欄杆旁。不知不覺中,西樓的殘月已斜掛,寂寞的梧桐隂影隨之轉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夜晚酒醒後的靜謐場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雨後的清涼和夜色的甯靜。詞中“流螢度短牆”一句,巧妙地以流螢的飛動點綴了夜的靜謐,增添了一抹生動。後句“不覺西樓闕月斜,寂寞桐隂轉”則通過月影和樹影的變化,傳達出時間的流逝和內心的孤寂感。整首詞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在夜深人靜時的複襍情感。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爲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爲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爲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爲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