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弦曲四首織女廟
鼕鼕天鼓秋湖裏,雪山耀日青山紫。
金鎖蛇鱗百尺身,領得江中萬魚起。
女巫酹乳飲龍孫,雨蕊芙蓉瀉秋水。
神弦棖棖風雨黃,明珠一夜照龍堂。
三江水渾龍濯足,明朝化作林中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鼓:指雷聲。
- 雪山:這裡形容湖中倒映的山峰,因其白如雪而得名。
- 龍孫:指魚。
- 酹(lèi):以酒澆地,表示祭奠。
- 神弦:指祭祀時所用的弦樂器。
- 棖棖(chéng chéng):形容弦樂聲。
- 龍堂:指水中龍的居所。
- 濯足:洗腳,這裡指龍在水中活動。
繙譯
鼕日裡雷聲隆隆在鞦湖中廻響,湖中倒映的山峰白如雪,四周青山在日光下顯得紫紅。一條身軀如百尺金鎖蛇鱗的龍,引領著江中萬魚躍起。女巫以酒祭奠,用乳汁喂養魚群,鞦雨中的芙蓉花瓣如雨滴般灑落湖麪。神弦樂聲在風雨中廻蕩,明珠一夜之間照亮了龍堂。三江之水渾濁,龍在其中洗足,明朝時分,它將化作林中的一片綠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神秘而壯麗的鞦湖景象,通過生動的意象和豐富的想象,展現了龍與自然的和諧共存。詩中“天鼓”、“雪山”、“金鎖蛇鱗”等詞語,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宏大的自然畫卷,而“女巫酹乳飲龍孫”則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結尾的“龍化作林中綠”寓意著生命的循環與再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贊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