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陌

· 王問
肅霜雕枯楊,城門飛黃葉。 客子衣裳單,陌上饒風色。 草短思故園,芳歇聽鵜渼。 悲傷搗衣婦,亂砧響寒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肅霜:嚴霜,寒冷的霜。
  • :同「凋」,凋零。
  • 客子:離家在外的人。
  • 陌上:田間的小路上。
  • 饒風色:多風,風大。
  • 草短:草木凋零,顯得短小。
  • 故園:故鄉。
  • 芳歇:花兒凋謝。
  • 鵜渼:即鵜鶘,一種水鳥,這裏指其叫聲。
  • 搗衣婦:指正在搗衣的婦女,古代婦女常在秋天爲遠行的親人準備冬衣。
  • 亂砧:搗衣時砧板發出的聲音。
  • 寒月:寒冷的月光。

翻譯

嚴霜凋零了枯楊,城門上黃葉紛飛。 離家在外的人衣裳單薄,田間小路上風大寒冷。 草木凋零讓人思念故鄉,花兒凋謝時聽到鵜鶘的叫聲。 悲傷的搗衣婦女,在寒冷的月光下,砧板聲此起彼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天的淒涼景象,通過「肅霜雕枯楊」、「城門飛黃葉」等意象,傳達出深秋的蕭瑟與寒冷。詩中「客子衣裳單,陌上饒風色」表達了遊子的孤寂與無助。後兩句「草短思故園,芳歇聽鵜渼」則抒發了對故鄉的深深思念。結尾的「悲傷搗衣婦,亂砧響寒月」更是以搗衣婦女的形象,寄託了對遠方親人的牽掛與憂慮,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悽美,展現了秋天特有的哀愁與思鄉之情。

王問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進士。除戶部主事,監徐州倉,減羨耗十二三。改南職方,歷車駕郎中、廣東按察僉事。父死,不復仕,隱居湖濱寶界山,興至則爲詩文,或點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鳥皆精妙。以學行稱,門人私諡文靜先生。 ► 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