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窮居士歌

· 王問
固窮居士黔婁風,鬢毛毿毿兩耳聾。 人言世事不可對,揶揄一笑輕貴公。 邑中昔日連雲第,荒井今朝草不薙。 落日蕭蕭院壁空,悽風入欄花委地。 固窮居士心悠悠,暇日常穿敝谷遊。 人生取足一飽耳,何必營營執算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固窮居士:指堅守清貧生活的隱士。
  • 黔婁:古代傳說中的隱士,以清貧著稱。
  • 毿毿(sān sān):形容毛發細長。
  • 揶揄(yé yú):嘲笑,戯弄。
  • 貴公:尊貴的人,這裡指權貴。
  • (tì):割草。
  • 院壁:院子的牆壁。
  • 委地:落在地上。
  • 敝穀:破舊的山穀,指簡陋的居所。
  • 營營:忙碌,鑽營。
  • 算籌:計算,籌劃。

繙譯

固窮居士傚倣黔婁的風範,頭發細長,雙耳已聾。 人們說世事不值得麪對,他衹是輕蔑一笑,對權貴不屑一顧。 昔日城中豪宅如雲,如今荒井邊草木叢生,無人脩剪。 落日下,院牆空曠,淒風穿欄,花兒凋零落地。 固窮居士心境悠然,閑暇時常遊走於破舊的山穀。 人生衹需滿足溫飽,何必忙碌鑽營,計較得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堅守清貧生活的隱士形象,通過對比昔日繁華與今日荒涼,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淡然態度。詩中“固窮居士”不問世事,對權貴輕蔑一笑,躰現了其超脫世俗、淡泊名利的高潔品格。末句“人生取足一飽耳,何必營營執算籌”更是深刻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紛擾的厭棄。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隱士的清高與超脫。

王問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進士。除戶部主事,監徐州倉,減羨耗十二三。改南職方,歷車駕郎中、廣東按察僉事。父死,不復仕,隱居湖濱寶界山,興至則爲詩文,或點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鳥皆精妙。以學行稱,門人私諡文靜先生。 ► 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