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郭見故人

· 王問
筍輿出東郭,青陽應初候。 融氣薰林皋,靈風在襟袖。 行至野田中,角角聞雉雊。 偶見支頤人,執手嘆耆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筍輿(sǔn yú):竹製的小轎。
  • 東郭:東邊的城郊。
  • 青陽:春天。
  • 初候:初春的時節。
  • 融氣:溫暖的氣息。
  • 林皋(lín gāo):林邊的空地。
  • 靈風:和風,輕風。
  • 襟袖:衣襟和袖子,這裏指身邊。
  • 角角:形容聲音。
  • 雉雊(zhì gòu):野雞的叫聲。
  • 支頤(zhī yí):手託着下巴,形容沉思或休息的樣子。
  • 執手:握手。
  • 耆舊(qí jiù):老朋友。

翻譯

乘坐竹轎出了東城郊外,春光正好,初春的氣息應時而至。溫暖的氣息瀰漫在林邊的空地上,和風輕拂,彷彿就在身邊。走在田野中,不時聽到野雞的叫聲。偶然間看到一個手託下巴沉思的人,我們握手相談,感嘆着老朋友的往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出城郊遊的情景,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人物情感的抒發,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人們的懷舊之情。詩中「筍輿出東郭」一句,即以竹轎出行點明場景,而「青陽應初候」則巧妙地引入了春天的氣息。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融氣薰林皋」和「角角聞雉雊」,進一步增強了春天的氛圍。最後,詩人與故人的相遇和感嘆,爲詩篇增添了人情味,使讀者能感受到時光流轉中的淡淡哀愁和對往昔的懷念。

王問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進士。除戶部主事,監徐州倉,減羨耗十二三。改南職方,歷車駕郎中、廣東按察僉事。父死,不復仕,隱居湖濱寶界山,興至則爲詩文,或點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鳥皆精妙。以學行稱,門人私諡文靜先生。 ► 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