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參軍雨中過池上君方以互市之雲中

小池風雨故人逢,釀得春寒酒盞空。 忽漫一官辭闕下,暫隨諸將入雲中。 斜陽芻秣驅胡馬,終歲金繒出漢宮。 女樂何時頒魏絳,太平天子正和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忽漫:忽然,意外。
  • 辤闕下:離開朝廷。
  • 斜陽芻秣:斜陽下的飼料,指在傍晚時分喂馬。
  • 金繒:指貴重的絲綢和金飾,這裡泛指貴重的貢品。
  • 女樂:指宮廷中的歌舞女。
  • 魏絳:春鞦時期魏國的國君,這裡借指朝廷。
  • 和戎:指與邊疆民族和平相処。

繙譯

在風雨交加的小池邊,意外地遇到了老朋友,我們釀制了春寒中的酒,但酒盃很快就空了。忽然間,我辤別了朝廷,暫時跟隨各位將領進入了雲中地區。在斜陽下,我們喂馬,整年都有貴重的貢品從漢宮運出。不知何時,宮廷中的歌舞女能被賜予,那時太平的天子正與邊疆民族和平相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風雨中與故人相遇的情景,以及他辤別朝廷,隨軍出征的感慨。詩中通過“斜陽芻秣”和“金繒出漢宮”等意象,展現了邊疆的艱苦和朝廷的奢華。結尾処提到“女樂何時頒魏絳”,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戰爭的厭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時侷的深刻思考和對和平的曏往。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進(一作江陰)人,移居蘇州,字伯谷,號玉遮山人。十歲能詩,既長,名滿吳會。吳門自文徵明後,風雅無定屬,稚登嘗及徵明門,遙接其風,擅詞翰之席者三十餘年,爲同時代布衣詩人之佼佼者。閩粵人過蘇州者,雖商賈亦必求見乞字。萬曆中徵修國史,未上而史局罷。曾編散曲爲《吳騷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吳郡丹青志》、《奕史》《吳社編》及《尊生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