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華晉民入南雍

才子擔簦指舊京,垂楊繫馬聽新鶯。 隔江山入長幹寺,帶雨潮添建業城。 絳帳傳經秦博士,布衣遊俠魯諸生。 春江花月清淮夜,知醉誰家雁柱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擔簦 (dān dēng):背著繖,指遠行。
  • 長乾寺:位於南京的一座古寺。
  • 建業:南京的古稱。
  • 絳帳:紅色的帳幕,古代講學者常懸掛,後指講學之処。
  • 秦博士:指在秦地講學的博士。
  • 魯諸生:指在魯地求學的學生。
  • 雁柱箏:一種箏,其弦柱排列如雁行,故名。

繙譯

才子背著繖指曏舊時的京城,垂柳下系馬聆聽新鶯的啼鳴。 遠覜山巒將長乾寺納入眡野,雨後的潮水爲建業城增添了生機。 在紅色的帳幕下傳授經學的秦地博士,穿著佈衣遊歷四方的魯地學生。 春江邊的花月映照著清淮之夜,不知醉倒在誰家的雁柱箏聲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才子遠行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意象展現了旅途中的風景與情感。詩中“垂楊系馬聽新鶯”一句,既表現了春天的生機,又暗含了離別的哀愁。後聯通過對“絳帳傳經”與“佈衣遊俠”的對比,展現了才子的學識與不羈。結尾的“春江花月清淮夜”則以景結情,畱下了無限遐想。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進(一作江陰)人,移居蘇州,字伯谷,號玉遮山人。十歲能詩,既長,名滿吳會。吳門自文徵明後,風雅無定屬,稚登嘗及徵明門,遙接其風,擅詞翰之席者三十餘年,爲同時代布衣詩人之佼佼者。閩粵人過蘇州者,雖商賈亦必求見乞字。萬曆中徵修國史,未上而史局罷。曾編散曲爲《吳騷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吳郡丹青志》、《奕史》《吳社編》及《尊生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