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丘公五指山詩

· 王佐
曾聽經聲學點頭,披鱗帶甲半沉浮。 鬚髯直駕潮初度,骨力猶翻水未流。 蓑笠不驚江上釣,飛鳴空狎浪中鷗。 雲行萬頃毫光射,展翮風生十二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披鱗帶甲:指魚類。
  • 須髯:魚的觸須。
  • 潮初度:潮水初次上漲。
  • 骨力:指魚的力量。
  • 飛鳴:指鳥類的飛翔和鳴叫。
  • :親近,這裡指與鷗鳥嬉戯。
  • 雲行萬頃:形容雲彩在廣濶的天空中移動。
  • 展翮:展開翅膀。

繙譯

曾經聽著誦經聲學習點頭,魚兒帶著鱗甲在水中半浮半沉。 魚的觸須直直地隨著初漲的潮水擺動,它們的力量在水中還未完全展現。 釣魚的人不驚擾江上的漁夫,鳥兒在空中飛翔鳴叫,與浪中的海鷗嬉戯。 雲彩在廣濶的天空中移動,閃耀著毫光,展開翅膀,風生起於十二洲之間。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界中的魚、鳥和雲彩,展現了生機勃勃的景象。詩中“披鱗帶甲半沉浮”形象地描繪了魚兒在水中遊動的姿態,而“須髯直駕潮初度”則生動地表現了魚兒隨著潮水擺動的情景。後兩句通過“飛鳴空狎浪中鷗”和“雲行萬頃毫光射”進一步以鳥和雲的動態,增添了詩的意境和美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王佐

明廣東海豐人。永樂中舉人。入國子監,以學行聞。擢吏科給事中。器宇凝重,奏對詳雅,爲宣宗所知,超拜戶部侍郎,巡視太倉、臨清、德州諸倉積弊。正統七年進尚書,調劑國用,節縮有方。死於土木之變。 ► 357篇诗文